【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近日,厦门市公安局对厦门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152号《关于厦门市交通红绿灯智能化提升的建议》的建议进行答复,具体如下:
关于提升厦门市红绿灯智能化水平的建议,对于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提高全市道路通行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厦门市公安局对此深表赞同并积极推进。
(一)关于引入智能动态配时系统的建议。
一是成立交通信号配时中心。根据不同道路的交通流量、路网结构等特点,充分利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智慧交通信号优化管控平台,通过“自适应控制算法”实现动态调整红绿灯配时,提高全市路网通行效率。二是推进主干道沿线路口绿波带建设。2024年,厦门市公安局先后完成以324国道同安段、海沧大道等为重点的全市35条主干道路绿波带建设,实现全市98个主干道路口红绿灯绿波协调控制。三是推行区域交通信号智能化应用。2024年,厦门市公安局以智慧信控二期建设为契机,在环筼筜湖文旅核心片区及东渡邮轮母港经济圈推行智慧信控模式,累计完成30余个智慧路口改造,部署交通感知设备81台,通过实时采集片区重要路口车辆排队、拥堵指数、平均速度等数据,精准研判、及时调控,着力提升片区路网整体通行效率。
(二)关于构建区域
一体化智能联控平台的建议。
2022年11月,厦门市公安局创建公安交管联合创新基地,联合易华录、百度、高德等智能交通头部企业,依托AI算法、物联网感知等前沿技术,构建“全域感知-智能决策-动态优化”的交通治理新模式,特别是在邮轮中心、沙坡尾、筼筜湖等重点片区创新实施车流“动态子区划分+内控外疏”的片区交通流控制优化策略,取得明显效果。2024年国庆、春节等重大节假日,邮轮中心、沙坡尾片区拥堵指数同比下降12.13%-15.33%,湖滨南路、鹭江道等路段高峰期通行效率提升15.03%-20.15%。目前,厦门市公安局正在积极推进厦门公安智慧交管平台(一期)建设,着力提升交通拥堵分析预警能力、交通拥堵高效处置能力、交通诱导和重点对象管理能力、路网交通流智能调控能力。
(三)关于强化智能监测
与运维保障体系的建议。
针对岛外智能交通设备覆盖面不够的问题,厦门市公安局紧紧抓住岛外大发展契机,通过新改扩建施工图审查环节提出智能交通设备建设需求,积极推进岛外智能检测设备建设,扩大岛外智能交通设备建设覆盖面。2024年以来,已对岛外130余个交通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施工图审查,其中包括同安区新霞南路、通福路等29个交通工程项目,均要求配建雷视交通流采集等智能交通设备,以实现路口交通信号智能化控制。同时,针对存量交通流检测设备老化的问题,厦门市公安局积极推进更新建设,2024年以来已在东渡邮轮母港片区、环筼筜湖片区推动建设了117套智能红绿灯采集设备,并先后完成了30个路口智能红绿灯升级。
下一步,厦门市公安局将以科技赋能为切入点,积极寻求财政资金支持,加大交通信号智能化建设资金投入,会同相关部门推动我市交通数据整合和共享,并依托厦门智慧交管平台建设,推动路口设施智能化建设,着力打造智能红绿灯系统,进一步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