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网 市场分析】5月20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就低空经济热点问题回应公众,表示要采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安全治理,压实属地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规范有效组织开展试点,严厉打击驾驶员无证、低空航空器未取得适航证、飞行活动未报批等‘黑飞’行为,引导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场景有序拓展。
低空智产业专委会认为,国家发改委不是在给当前炙热的低空经济泼冷水。
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低空经济场景业态不断涌现,如低空旅游等发展迅速。然而,低空飞行的风险隐患一直不容忽视。五一期间个别地方发生的低空文旅事故,敲响了安全警钟。国家发改委强调加强安全治理,压实各方责任,严厉打击“黑飞”行为,正是为了保障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只有建立在安全基础上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如果任由“黑飞”等不安全行为泛滥,不仅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让整个低空经济产业失去公众信任,阻碍其长远发展。从这个角度看,严格的安全监管是为低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是产业腾飞的必要前提,而非阻碍。
从产业布局角度而言,引导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场景有序拓展意义重大。当前,各地对低空经济热情高涨,31个省市区纷纷发布相关政策和规划。但如果缺乏合理引导,可能出现盲目跟风、重复建设等问题。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市场需求等存在差异,适合发展的低空经济细分领域和应用场景各不相同。例如,一些山区可能更适合发展低空旅游观光,而工业发达地区则可能在低空物流等领域更具优势。国家发改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有助于各地找准自身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格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从而推动低空经济产业整体高质量发展。
再者,循序渐进开展试点,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推进方式。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通过规范有效组织开展试点,可以在小范围内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监管方式。在试点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规则规制,为后续大规模推广奠定坚实基础。这种稳扎稳打的推进策略,看似步伐较慢,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提高成功概率,是实现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稳健路径。
国家发改委对低空经济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加强安全治理、规范产业布局和有序拓展场景等,并非给低空经济降温,而是从长远和全局出发,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是推动低空经济行稳致远的有力保障。
低空数智产业专委会认为,属地政府从当前开始要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安全,要以管得住为先开始发展低空经济,逐渐放得开做大做强低空经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