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新发产品更多
营销科技双驱动 探讨照明未来发展趋势
2012年11月19日 13:54:15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点击量:1464
导读营销重要,还是科技重要?营销驱动,还是科技驱动?营销名博快刀洪七认为:营销是近忧,科技是远虑。白炽灯退出舞台,LED粉墨登场,大放异彩。外资企业的科技储备与前瞻性,总是让人惊叹。技术的提升使得照明引来价格与质量的博弈,政策的支撑为LED带来动力,LED照明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中国安防展览网讯 营销重要,还是科技重要?营销驱动,还是科技驱动?营销名博快刀洪七认为:营销是近忧,科技是远虑。白炽灯退出舞台,LED粉墨登场,大放异彩。外资企业的科技储备与前瞻性,总是让人惊叹。技术的提升使得照明引来价格与质量的博弈,政策的支撑为LED带来动力,LED照明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影响照明行业的两大力量
  
  其实两种力量自照明业诞生以来,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这个产业,并深刻地影响着这个产业的发展。这两种力量就是科技与营销。广州照明展览会(简称光亚展)会上,我们看到美的、勤上光电等照明企业通过前卫、时尚的形式吸引观众,美的照明甚至以584平方米的单个展位创下历届单体展位大面积的记录,还启用了微博墙等新媒体,可谓名符其实的营销派。
  
  在谈及展览形式创新时,霍尼韦尔朗能公司市场总监余永雄说道,“其实,模拟情景展览形式我们在3年前早用过,今天这种方式基本上己经成为行业的模版。”这次,霍尼韦尔朗能将整体照明解决方案、ExOr控制系统搬到展会上以体现其雄厚的技术实力。
  
  虽然稀土也是LED照明产品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但是作为一种新开发的产品,目前LED照明的利润仍然相对较高,基本能在30%以上,而且从成本上看,虽然稀土和金属材料价格将逐年上升,但占LED照明产品成本主要部分的芯片价格将呈不断下降态势,可以抵消涨价因素。在此情况下,预计将有更多企业加速转战LED照明产品领域。稀土的涨价,也许是推动中国半导体照明走向一条全新发展道路的契机。
  
  LED照明产业发展趋势
  
  2012年来,我国的LED产业在政策、资金、市场的推动下飞速发展,无论是产值规模还是产业链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从视野看,我国的LED产业仍处于幼小阶段,尤其是产业技术水平低,与LED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因此,充分认识我国LED产业在的位置,全面分析LED产业的发展态势,对于进一步把握发展方向、制定针对性的促进政策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未来LED将呈现怎样的态势呢。
  
  首先,技术提升与成本下降,产业迎来价格与质量博弈
  
  LED厂商一直致力于提升产品技术、降低元件与制造成本。一方面,通过增强技术研发实力,提高元件发光效率,可带动每千流明价格持续下滑。参考美国DOE于2011年5月公布的《固态照明发展年度计划》,不论冷白光还是暖白光LED元件,发光效率均持续提升,而成本随之下降。冷白光LED在2010年年底已发展至134lm/w,每千流明价格13美元;暖白光LED在2010年底发光效率提升至96lm/w,每千流明价格18美元。而未来发展目标,DOE拟定的2015年冷白光LED元件发光效率提升至224lm/w,价格下滑至每千流明2美元暖白光则为发光光效率提升至202lm/w,价格下滑至每千流明2.2美元。另一方面,通过制造过程或材料的改良,提升产品质量,并降低整体制造成本。上游元件技术提升和成本下降将带动下游照明产品性价比快速提升,LED产业正向着合理、稳定的方向前行。业内专家指出,LED产品的价格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下降,未来产业竞争的焦点将转向产品质量和服务。
  
  其次,白炽灯禁令执行,LED产业现商机
  
  白炽灯泡是普遍的照明光源,市场占有率高达70%,但其发光效率仅为8~20lm/W,整体照明系统效率为50lm/W。考虑到节能,各国纷纷提出规划,逐步淘汰白炽灯泡。我国计划在2012年10月禁止进口及销售100瓦以上白炽灯泡,2014年和2016年10月将分別禁止60瓦及15瓦以上白炽灯泡进口与销售。
  
  在各国禁产、禁售与禁用白炽灯政策的推动下,寻找发光效率更佳的替代光源成为当务之急。LED灯泡在价格下降、质量提升的趋势下,依靠其寿命长、光效高、功耗低的特质,有望成为取代白炽灯的佳替代光源。从照明市场来看,至2010年,仅有日本在全国范围内成功应用LED灯泡,其成功因素包括:日本政府政策的支持、厂商全力配合降价、消费者节能环保意识高等。
  
  再者,产品设计从需求端出发,重视使用者感受
  
  过去的LED照明灯具厂商强调发光效率、光输出与产品寿命,而如今,技术端成长已成为必然,能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反而是真正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满足终端使用者照明需求的灯具产品。照明与色彩是人类接触频繁的物理现象,不同的光强度及颜色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当产品更加强调人的视觉感受时,在照明灯具研发设计上就需综合考虑人眼与大脑接收到的感觉与观感,同时重视人类生理与心理需求。当LED照明应用快速扩大后,能否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营造出整体光环境与适当氛围,将是影响LED应用普及的重要因素。
  
  后,企业强化通路布局,并购步伐加速
  
  市场通路是照明产品推向终端发展的关键因素。过去的LED元件厂商仅需将焦点放在LED元件发光效率的提升上,完成的半成品交给下游厂商经营即可。随着LED走向照明应用,更多的LED上游厂商期望走向垂直整合,并直接接触终端通路与消费者。截然不同的思维将是LED厂商面临的挑战,而通路布局经验的缺乏也成为LED照明产品走向终端的一个瓶颈。
  
  另外,就国家项目来说,LED的机会主要集中在: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及应用工程;“城市矿产”示范工程;再制造产业化工程;产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工程;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建设工程;节能环保服务业培育工程。
  
  目前,照明大厂在通路布局上较具优势。品牌历史发展已久的照明大厂,在通路经营上较不费力,仅需将主打商品从传统光源转向推广新兴LED。依靠品牌优势和销售通路优势,LED企业将加速并购步伐,在产业进入传统淡季时加快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例如,去年飞利浦(Philips)公司收购了五大灯具制造商之一的西班牙户外照明集团。
关键词 照明行业照明科技照明营销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营销科技双驱动 探讨照明未来发展趋势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