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五一”假期,上海迎来客流高峰与文旅活动热潮。面对网络流量激增与多样化服务需求,本市信息通信企业深入贯彻总书记有关“五一”期间做好安全生产重要批示精神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市经信两委做好风险隐患排查、筑牢“五一”期间安全生产防线批示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服务民生为宗旨,通过精准网络优化、智能技术应用、全天候应急保障等举措,全面筑牢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底座,为市民游客打造安全、便捷、畅快的数字生活体验。
上海电信:“智云上海”筑基,多元服务护航城市脉搏
上海电信以“智云上海”为总框架,提前成立专项保障团队,精准预测交通枢纽、热门景区等重点区域网络需求,制定优化扩容方案,完成基站扩容与传输线路升级,确保虹桥火车站、上海车展等场景网络容量充足、覆盖质量稳定。技术人员对核心机房、基站等设施开展全面巡检,24小时实时监控网络运行状态,及时排除隐患,保障全网运行指标优良,用户用网体验显著提升。
为服务国际旅客,浦东机场T1、T2营业厅在原有英语服务基础上,新增日、韩、俄、德、法语种支持,印制6国语言服务指南单页,为入境游客提供便捷服务。在徐汇区“模速空间”,依托上海电信万兆全光网络,实现入驻客户、算力商用客户及生态合作企业“一毫秒”接入临港智算中心,弹性调度算力资源与行业大模型,支撑前沿技术应用落地。民生服务方面,电信智能云服务工程师为商户加装“明厨亮灶”智慧监管设备,实时守护市民食品安全;“爱心翼站”幸福课堂深入社区、村委会,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讲,指导居民安装反诈APP;10000号客服团队全天候值守,高效响应用户需求。
上海移动:数智护航网络,服务绘就幸福图景
上海移动以“分钟级响应”机制筑牢网络防线,在虹桥火车站、东方明珠、朱家角古镇等重点区域部署15辆应急通信车,动态优化网络容量,确保单区域峰值容量显著提升,保障大客流场景下网络质量稳定流畅。宝山邮轮滨江带“大闹天宫”
无人机烟花秀期间,上海移动创新升级“滨江客流洞察
大数据平台”,实时分析客流热力分布与个性化标签,新增商圈人数统计及历史数据追溯功能,为当晚数万游客的现场指挥调度提供精准决策支撑,助力活动圆满呈现。
5月1日,2025国际消费季暨第六届上海“五五购物节”正式启动,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重磅推出,丰富消费供给,助力消费者惠购各类好物。上海移动聚焦家庭场景数字化需求,同步开启“移动爱家数字消费节”主题活动,覆盖AI云电脑、儿童腕表、生活权益等产品服务,为市民打造一站式家庭数字生活升级方案。
假日里,各区公司网格团队坚持在岗。西区分公司13个网格团队围绕“数字消费节”累计开展39场活动,深入居民社区,面对面解决用户“急难愁”问题,推广千兆宽带、智家云网等数字生活服务,以专业与热情赢得居民认可。北区分公司“装维铁军”严格执行每日点名、宣贯、复盘全流程管理,强化标准化作业与团队执行力,第一时间响应用户需求,用高效服务践行“装一单、满意一单”承诺。
上海联通:技术破局流量洪峰,铁军精神筑牢网络防线
上海联通针对交通枢纽、热门景区等8大类场景,投入保障值班人员近1500人次,部署保障车辆超100辆,备品备件2300多件,优化升级5000余个4/5G基站,实行7×24小时专人驻守,通过智能监控平台实现网络故障瞬时响应。在外滩、虹口滨江等万人直播场景中,保障团队运用基于人流预测算法的智能负载均衡系统,精准分流用户至不同频段,并发承载能力显著提升;结合T+F多载波聚合技术,以3.5G+2.1G频段实现240MHz超大带宽,让千兆速率从实验室落地现实场景,确保直播画面流畅无卡顿。
在金山烟花秀、吴淞码头等大客流区域,联通“红马甲”团队携带卫星电话辗转各应急点位,保障偏远区域网络畅通;故障抢修小组24小时待命,严格遵循“10分钟响应、1小时修复”标准,完成乡间复杂地形光缆布设与设备调试,全程护航网络平稳运行。从莘庄高铁站到全球车展现场,联通人始终以“有方案、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的闭环管理机制,将责任意识转化为可靠保障。
上海铁塔:智能运维赋能文旅,科技守护民生安全
上海铁塔成立以公司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保障领导小组,严格执行7×24小时值班制度,派驻近170名保障人员,累计出动397人次、车辆251辆次、油机381台次,全力保障全市3万个基站运行平稳,确保假期网络安全畅通。
上海铁塔自主研发的“综合运维整治平台”对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805个重要站点进行健康度检测,节前隐患排除率达100%;依托平台动态优化基站容量,结合“运维云助手”公众号实时预警功能,实现故障响应效率全面提升。在文旅服务领域,上海铁塔与属地文旅部门深度合作,利用铁塔宏站、综合杆挂载高清摄像头,对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浦江郊野公园等热门景点开启“慢直播”,全平台累计观看超4万人次,为市民游客提供“云端漫游”新体验。
基层治理方面,上海铁塔创新推出全国首个“电安哨卫”充换电风险预判平台,运用AI+区块链技术,对全市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使用的充换电柜电池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电池流转全程可追溯、健康状态实时监测,结合AI算法精准研判充电异常情况,为社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筑牢“数字防线”。
东方有线:广电+文旅融合,数字基座激活文化创新
东方有线着力构建“广电+N”生态,牢牢把握超高清发展契机,充分发挥广电网络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探索数智化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网络保障方面,东方有线全方位强化保障等级,通过组合运用智能网联玲珑机柜和应急基站支援车,形成应急广播+视播一体化监控网络;通过智能运维分析模型叠加AI算法,赋能广电5G重保指挥系统全方位布控网络管理。假日营销方面,东方有线优化场景服务,以“场景即媒介”“服务即营销”理念,推动业务无形融入场景、服务自然触达用户,累计开展地推活动60余次。在浦东,东方有线针对川沙古镇、红窑等文旅场景,打造“山河入画·5G随行”体验站,以“艺术装置+服务终端+数据入口”三位一体模式,融合文旅权益,形成“通信+文旅+反诈”超值组合。数智城市方面,东方有线积极投身上海城市级文化数字化建设及文化行业可信数据基座建设及运营,并作为首批共建单位,共同启动全国首个区块链数字底座即服务平台“静数空间”建设,以“文化数据要素流通+场景化应用”双轮驱动模式,打通文化数据供需端,实现文化资源数据化、集中存储、高效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