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

智慧城市网 > 资讯 > 时事聚焦 > 正文

轨道交通迅猛发展 智能巡检及规范制定为出行保驾护航

2022-06-16 08:57:32 智能制造网 点击量:34820
  【智慧城市网 时事聚焦】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车载轨道高速巡检系统的出现,不但改变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巡检主要依靠人力的现状,而且大大提高检测速度及检测精度,提升运营的智能化水平,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是指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和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等。据悉,中国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共有50多个,以江苏省为为例,该省城市轨道交通呈快速发展趋势。
 
  从江苏省统计局获悉,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共有8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2条,运营里程936.2公里。运行线路条数和运营里程仅次于广东(35条,1128.7公里),均位列全国第二,高于上海(20条,825公里)、北京(27条,783公里)。
 
  该省城市轨道交通呈持续保持快速发展趋势,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迅速发展,对车辆运行安全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同时轨道设备维护工作也将不断增加。
 
  起初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巡检工作还依靠夜间天窗期人工巡道检查为主,人工强度大且运维效率相对不高、运维数据不够精细化,频度不够高,还不能排除因人为因素导致部分轨道缺陷未及时发现,这也会给行车安全带来了安全隐患,轨道智能高速巡检系统便应运而生。
 
  轨道智能高速巡检系统具有检测速度快,系统智能采集线路信息、识别线路缺陷,检测效率高等诸多优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人工巡检,大大提高检测速度及检测精度,提高线路巡检的总体效率,提升地铁运营的智能化水平,为公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作为轨道智能高速巡检系统的一员,车载高速巡检系统通过布置于车底的高速相机阵列,拍摄采集电客车通过线路的整个车底下道床图像,存储于计算机,并实时通过智能识别软件对图像中的钢轨、钢轨和道床等情况进行智能诊断分析,形成病害库及线路故障报表,为之后检修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目前,市面上的各个检测设备厂家车载高速巡检设备种类多样,各家轨道交通单位对数据的规范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还未有出现有关标准加以引导和约束。日前,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铁路(轨道)标准分委组织,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新誉德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起草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载轨道高速巡检系统技术规范》,其意见稿并于近日公开征求意见。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运维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检测手段落后、维护效率不高等问题逐渐凸显。轨道智能高速巡检系统也将持续发挥其优势,加上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更好地促进巡检系统技术应用的发展,提高检修效率及设备安全可靠度,降低运维成本,提升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水平,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资讯视频会议协会

咨询中心

服务咨询QQ交谈

在线客服QQ交谈

媒体合作QQ交谈

展会合作QQ交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