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时事聚焦

新发产品更多
可视门铃引发邻里矛盾 智能家居凸显隐私之困
2021年03月04日 16:23:49来源:东方亦落点击量:38520
导读这是无锡的一起真实案例,邻居感到个人隐私遭受了严重侵犯,故而将安装可视门铃的户主诉至法院。
  【安防展览网 时事聚焦】可视门铃到底窥视了谁的隐私?近几年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幅提升,而技术水平的发展让一系列智能家居产品扎堆涌现,可视门铃就是其中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在使用这种产品,甚至成为一些高档小区的标配。
 
  然而这种本是给人们提供安全的装置,却因为“不安全”引发了一系列的麻烦事。原因是可视门铃给邻居造成了隐私方面的困扰,因此惹出了许多纠纷。
 
  如今的可视门铃功能相当齐全,包括自动摄录、存储、红外夜视等,用户只要使其保持开启状态,就能掌握家门口的所有情况。可问题在于,许多小区入户门之间的距离都非常近,出入房间需要路过邻居家门口。
 
  这样一来,可视门铃就能将邻居出入房屋的时间和状态记录得一清二楚,如果邻居打开大门,那么可视门铃还可以将房中的状况尽收眼底。
 
  这是无锡的一起真实案例,邻居感到个人隐私遭受了严重侵犯,故而将安装可视门铃的户主诉至法院。经法院审理判定,虽然安装可视门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但客观上已经对邻居的隐私构成了侵犯,判决户主拆除可视门铃,并且删除与邻居有关的影视资料。
 
  就可视门铃本身来说,其需求量确实是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因为这种门铃的诸多功能可以给用户带去便利和安全感,并且价格也比较亲民,因而相关的市场也相当火热。
 
  早在2014年,与可视门铃相关的企业的注册量就超过了100家,并且在此后持续增长,去年全年注册企业320家,目前相关企业总量已经超过2000家。随着入局者的增加和技术的成熟,可视门铃的功能涵盖范围越来越广,水平也越来越高。
 
  但也正是因为可视门铃的技术先进,功能过于“齐全”,反而导致了后续的一系列问题。大广角、红外感知、高清摄像,不得不说这些功能确实让用户安全了,但同时也无意间将邻居的举动尽收眼底,对邻居来说,可视门铃就像是个监视器,让人非常不舒服。
 
  即使可视门铃的用户在主观上并无意窥探邻居隐私,也不能让人完全放心。现在可视门铃在网上随处都有售卖,相应的监管制度尚不完善,因而这些资料一旦遭到泄露,对于被采集人的信息安全和隐私将造成极大的伤害,许多资料都可以云端保存,但以目前的技术一般只能追踪到直接泄露人,而这些资料中间被转手了几次则很难弄清。
 
  可视门铃固然优点颇多,但给邻居造成的困扰也是实实在在的。现在的可视门铃在这些方面还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解决方案,所以想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必须要从技术方面、法规方面尽快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在相应的措施还没有跟上之前,有必要对可视门铃的市场热度加以控制,对于售卖可视门铃的商家也应提升门槛,尽量减少可视门铃造成的负面影响。
 
  其实这种方式对于许多智能家居产品都适用。智能家居是当前和未来的风口,可是一旦联网,隐私就难保不会被泄露,包括现在流行的刷脸门禁也有这方面的隐忧。在相关的制度和法规还未完善之时,对这些产品的使用都应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否则现在暴露的隐私安全问题会在以后成为更严重的困扰。
关键词 可视门铃智能家居隐私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可视门铃引发邻里矛盾 智能家居凸显隐私之困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