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基于机器学习平台 动画片的“人脸识别”来了吗?
2020年07月22日 08:39:21来源:智能制造网点击量:40286
导读足智多谋的“人脸识别”,如今已成为社区、园区人员出入管控的好帮手。有了机器学习之后,人脸识别在应用起来似乎得心应手了许多。
  【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 日前,迪士尼面向消费者和组织(DTCI)的研究员创造了一个机器学习平台,帮助所有内容进行自动数字化,迪士尼内部称其为内容基因组平台。
 
  内容基因组平台是用来协助用内容元数据填充知识图谱的,类似于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史蒂夫·乔布斯,然后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增强搜索,这样就可以帮助动画师从迪士尼档案中找到特定镜头和序列。
 
  此消息一出,就引发一众吃瓜网友的热烈讨论,有网友更是调侃原来基于机器学习平台的人脸识别不只是对真人可以实现,对于动画片中的卡通造型同样也可以实现,“黑科技”果然不容小觑。
 
  那么,眼下人脸识别发展状况如何,其相较其他技术有何显著优势呢?
 
  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领域中的核心细分领域,也被称为面部识别。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类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与指纹识别相比,在安全性上面有较大提升,是当前主流的识别技术之一,发展势头向好。
 
  人脸识别的几大优势,主要是非侵扰性、便捷性、友好性、非接触性、可扩展性。基于其良好的可拓展性,对于人像、物体等各类数据的处理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脸识别设备的实际应用,如应用在上下班刷卡、出入社区门禁控制、人脸图片搜索、*分子识别等各个领域。
 
  目前,国内主要的人脸识别企业有旷视科技、商汤科技等新崛起的“新势力”,也有老牌的安防及上市企业如欧比特、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川大智胜等。与此同时,华为、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陆续进入这一领域,通过投资、自研、企业合作等方式获取市场份额。
 
  从产业转化角度来看,已经有大量人工智能型应用程序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自主自助服务、提高代理生产力以及工作流程的可靠性。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人脸识别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惊喜。
 
  戴着口罩和安全帽,也能进行“刷脸打卡”,这无疑是需要强大的技术作支撑的。当前,进入社区或者办公区域的员工不用摘下口罩或帽子,仅在屏幕前简短停留,员工信息及体温状况就出现在了屏幕上,这背后离不开机器学习、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的支持。
 
  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是多方入局人脸识别领域的一大主因。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已超过10亿元,预计到2021年将达到51亿元左右。专家普遍认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市场潜力巨大,技术要求高安全性、高准确率、高可用性、高实时性,未来其多元化应用还将进一步爆发。
 
  脸识别技术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未来还将进一步渗透到各个领域,不过,目前人脸识别技术还是有许多方面的一些问题,例如不同人在表情、姿态、肤色等差异上识别的准确性等。
 
  进无止境。基于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的人脸识别,未来的完善和升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未来的“人脸识别”,在识别卡通人物、动漫形象等方面,也有可能实现更大突破。
关键词 机器学习人脸识别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基于机器学习平台 动画片的“人脸识别”来了吗?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