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参展占比骤降15% 海外安防企业缘何缺席?
2019年10月12日 08:39:06来源:CPS中安网点击量:38705
导读2015年、2017年CPSE安博会海外企业参展占比约达20%,而2019年CPSE安博会海外企业参展占比仅为5%左右。
  【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再有17天,第十七届中国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下称“CPSE安博会”)就将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开馆。作为两年一度的安防盛典,每一届CPSE安博会上的风吹草动都吸引了业界的目光。
 
  查看2019年新CPSE安博会展位图发现,相比于往届,海外安防企业的参展比例再度减少,且诸如韩华、索尼、霍尼韦尔、博世、安讯士等耳熟能详的企业身影也消失其中。
 
  了解到,海外企业参展数量正逐年减少,渐渐淡出中国安防市场视野。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CPSE安博会海外企业参展占比约达20%,而2019年CPSE安博会海外企业参展占比仅为5%左右。
 
  一直以来,CPSE安博会被业界称之为安防市场发展的风向标,而海外安防企业在CPSE安博会上的落寞,也折射出其在中国市场的失意以及中国安防企业的强势崛起。
 
  在中国安防行业的早期发展中,基于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优势,海外安防产品无疑成为中国安防市场的“宠儿”,吸引着无数目光。
 
  但随着国内安防企业的崛起,以及政策限制下海外安防企业无法有效拓展G端市场、产品定制化程度不足等弊端日益凸显,海外安防企业在中国安防市场逐步迎来寒冬。
 
  早在2013年的CPSE安博会上,时任安讯士中国区总裁蒋洪涛便曾发出“安防外商的寒冬来了”的叹息。在2017年CPSE安博会上,宇视总裁张鹏国更是发出“放眼安防,无论技术、服务还是成本,中国公司都是降维攻击”的感慨。
 
  尤其在跨入智能化时代后,海外安防企业受困于“安防+AI”场景应用的限制,导致技术更新迭代缓慢。
 
  而中国安防企业则在政策扶持和海量场景支撑下,迎来了“安防+AI”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也使得海外安防企业在中国市场竞争力愈发下降。
 
  中国安防产业“西强中弱”格局扭转
 
  曾几何时,在我国安防行业发展的进程中,海外安防企业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
 
  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安防市场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才开始发展起来。早期的安防产业基本以代理国外产品为主,海外安防品牌占据着大片天下。
 
  直至八十年代末,一些海外安防企业的代理商和经销商开始自主创业生产产品,利用积累下来的资源及人脉开拓中国安防市场。
 
  可以说,海外安防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担当着早期中国安防产业启蒙者及推动者的角色。
 
  为此,早期的国内大型安防展会中,观众密集的位置往往归属于海外安防巨头。
 
  而从2010年开始,随着中国安防企业的全面崛起,海外企业在中国安防市场*位所占席位在不断减少,近年来更是难觅其踪。
 
  而在以CPSE安博会为主的中国各类安防展会上,一些安防巨头甚至开始缺席展会,“馆”慢慢开始变成国内安防巨头展示实力的舞台。
 
  现如今,在市场竞争中,伴随着中国安防企业的强势发展,曾经“西强中弱”的格局也得到彻底扭转。
 
  海外企业缘何淡出中国安防行业视野
 
  经过四十年发展,中国安防产业已发展成为超过七千多亿产值的庞大市场,但当下市场的火热却与海外企业关联不大。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产品品牌力降低、政策限制障碍、市场理解力不足、灵活性较差等因素严重阻碍了海外安防企业的“本土化”发展。
 
  产品品牌影响力逐步下降,成为阻碍海外企业在中国安防行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一方面,海外安防品牌曾是的代名词,高品质产品加上高定位价格,让海外安防企业获利颇多。而随着中国安防企业对质量追求不断提升,当下中国安防产品品质、性能上与海外产品同比相差无几,甚至更为。
 
  这也使得海外品牌在售价方面远远高于本土产品,加之本土企业更及时有效的售后服务体系的背景下,本土品牌较海外品牌有着性价比优势。
 
  另一方面,在早期的中国安防产业发展中,海外品牌一直是技术者。索尼、松下、派尔高等海外安防巨头在许多关键性技术都占据着主导权。
 
  而随着高清化及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安防企业一举抓住企业转型机遇,大力开始发展科技创新。而海外企业则因政策等诸多阻碍而发展缓慢。
 
  以人脸识别技术为例,中国海量的应用场景和数据为各家安防企业的人脸识别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从而开发出公安、交通、社区、商超等诸多领域应用。而受困于国外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限制,海外安防企业的技术革新之路并不顺畅。
 
  政府政策的限制,成为阻碍海外企业在中国安防行业发展的另一因素。
 
  中国安防市场的快速增长,与G端政府项目的拉动密不可分。而受限于政府项目所涉及的安全性及保密性,现已基本不再采购外商品牌。
 
  据外媒报道,从2015年年初起,中国政府已经将一些技术品牌从政府采购名单中删除,同时又增加了上千种本土产品。
 
  以当下项目资金充裕的“智慧城市”及“雪亮工程”为例。在这两类项目招投标中,甚至出现了“欢迎具备条件的国内投标供应商参加投标”的描述,外商品牌被拒之门外。这也使得海外企业无法在中国安防产业中获得更进一步的拓展。
 
  市场理解力不足,成为阻碍海外企业在中国安防行业发展的第三大因素。
 
  谈及海外企业在华发展,避不开的是本土化的问题。
 
  事实上,为融入本土发展,很多海外安防企业都会选择在中国设立分公司以及选择中国人进入公司高层。但水土不服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究其原因,当下中国安防产品已逐步走向方案化,地大物博使得各地安防市场对产品方案的需求及其带来的增值服务需求不同。
 
  业内人士指出,海外安防企业总想着一套方案走天下,功能以实用为主。而中国安防企业更具需求理解力,往往会赋予产品更多的定制化需求作为附加值给予用户,从而更受青睐。
 
  另一方面,即使本土团队提出的改进方案,终仍需要提交总部解决。比如想开发一些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功能,他们需要写各种文档来解释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流程过于复杂。
 
  纵观历届CPSE安博会,我们可以看出,展会的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早期欧美、韩国、日本等技术强国的,到如今国内安防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中国安防行业的强势崛起。
 
  CPSE安博会也由原先的引入国外先进安防产品技术的平台转变为中国安防企业自我展示的舞台。相信在不久后的CPSE安博会上,中国安防企业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关键词 安防展会安防外商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参展占比骤降15% 海外安防企业缘何缺席?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