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新发产品更多
智慧城市已由市场行为转变为政府力挺发展模式
2017年11月29日 09:28:29来源:太平洋电脑网点击量:41746
导读智慧城市早就不是个新概念,然而今年它却异常火爆,究其根本是因为,随着科技不断地进步,技术硬件条件逐渐发展完善、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更重要的是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才能让智慧城市顺利建设。
  【中国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中国虽然并非是早实施建设智慧城市的国家,但得益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及在公共建设中的执行力,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截止2016年5月,全国95%副省级以上城市,超过76%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座城市,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以在建智慧城市数量来看,中国已经是智慧城市建设大国、成为世界智慧城市创新的主要试验场。
 
  智慧城市早就不是个新概念,然而今年它却异常火爆,究其根本是因为,随着科技不断地进步,技术硬件条件逐渐发展完善、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更重要的是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才能让智慧城市顺利建设。
 
  目前,智慧城市已由市场行为逐渐转变为政府力挺的城市发展模式。根据国家相关部委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部署,预计今年年内我国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和在建智慧城市的城市数量将有望超过500个。
 
  智慧城市建设火热开展
 
  就在五一节前,4月27日,一直低调的思科对外公布了思科中国智慧城市项目,该项目坐落于广州科技创新城启动区的核心区,毗邻广州大学城,以智能制造云产业为核心、产值将达千亿。
 
  思科的智慧城市计划实现,传统汽车走地下管道,地面上走无人汽车;整个城市都有免费无线覆盖;城市可以通过物联网及云平台技术管理电梯、消防、楼宇、空调等耗能设备等,将显著改善番禺未来的居住环境,为生活、工作在这里的居民提供智能、环保、安全的智慧城市配套设施。
 
  比思科的阵仗还大的可能就是雄安新区的建设了,五一小长假后的个工作日,雄安新区概念已经11股涨停。
 
  智慧城市建设市场机遇巨大
 
  雄安新区把科技创新作为强劲、持久的动力之源,将成为雄安新区的鲜明特征,将以标准打造国内智慧城市新样板。雄安新区的建立除了可以缓解北京的压力,还可以创新驱动力发展,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建立开放发展先行区,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市场机遇巨大
 
  全国其它省市也在不断开展着不同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建设,而智慧城市是物联网发展的具体应用,也是巨大的市场机遇。根据机构的预测,到2020年,将有400—800亿的设备接入物联网,跟政府管理相关的设备有70多亿,其中绝大部分需求是来自于智慧城市的连接需求。
 
  智慧城市的市场体量巨大,应用潜力可期。三大运营商以及众多IT巨头、网络巨头均已在这一领域展开积极布局。据报道,三大运营商近年来已累计和超过300个城市签署了智慧城市建设协议;蚂蚁金服则已与全国25个省政府352个城市在新型智慧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华为NBLT今年开始向市场供货,其解决方案在智慧水务、智慧停车、智慧路灯等方面实现了应用。
 
  希望智慧城市这阵飓风不是吹完就走,各路巨头涉足后能够给居民们留下真正惠民,真正优化的生活环境和智能生活设施才好。(原标题:智慧城市建设火热开展 各路巨头涉足)
关键词 智慧城市智能化大数据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智慧城市已由市场行为转变为政府力挺发展模式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