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城市发展,停车难是几乎每个城市都面临的问题,这是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没有跟上汽车数量增长速度的结果,但这也是历史性积累的问题,难以避免。近年来,随着共享概念的火,有国内媒体报道称,继网络约车、共享单车之后,今年以来包括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在地方的停车管理条例或规定中,均提出鼓励发展“共享停车”模式。一些单位或个人将专有停车位对外开放,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分时出租,既增加收益,也方便他人。
这听上去着实是不错的想法,既能解决停车问题,又能更加有效的利用资源。但据了解,在实践过程中,还有不少的挑战待解决。
——协调存在较大难度。北京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相关人士表示,该区域内具备停车资源的单位,大多数是国企总部和市级单位,出于安全考虑,向社会开放共享停车资源,存在为难情绪,协调难度较大。
“车位共享不像车辆共享,还需要与小区物业沟通。”ETCP副总裁朱凯表示。上海的指导意见也提到,全体业主共有的住宅小区开放内部停车设施,要根据业主大会的决议。
——信息化改造需要一定费用。车位共享,需要对传统的停车场进行改造,将车位信息接入云端,并通过各类APP接触消费者。
“共享停车的基础是智慧停车。”朱凯介绍,包括闸机、收费系统等软硬件在内,一个停车场的改造费用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如何分摊这笔费用,需要各方进一步协商。
——安全管理责任加重。车流量的增加,也意味着停车场安全管理责任的加重。
在上海交大停车场了解到,对外开放后,停车场在入口及地库都配有充足的值班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北京建工三建公司表示,内部停车场向周边居民开放后,专门升级了监控系统,以确保能看到停车场的每一个角落。
(摘自新华社《共享:“智慧停车”仅一步之遥》)
综合以上来看,“共享停车”仍将有很长的路要走。相对政府机关单位安全方面的考虑,居民车位的开放,只要运营企业跟物业、业主协商,达成商业合作关系,按照市场规则租赁,不难实现。而机关单位的为难,恐怕要政府方面出面协调才行,其实机关单位作为人民公共服务的基础,更应为老百姓考虑,参与到共享模式中来,当然对安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总体而言,共享停车也需要在政府与市场的双杠杆之下协调完成。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共享停车基础的就是智慧停车,所以智慧停车厂商将在市场杠杆中发挥重要做这种。从目前来看,智慧停车厂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双重考验。闸机、收费系统等将随着共享停车建设有更大的需求,但如何打通市场,破解不同小区、单位间的信息孤岛,智慧停车厂家需要一个更加融合的大平台。PPP项目作为当前城市建设的基础模式之一,或将是统一标准,实现互联互通的可取模式。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