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面孔“暴露”在外 人脸识别风险谁来“买单”?
2017年03月29日 09:38:10来源:华尔街见闻点击量:33656
导读作为智能社会的入口技术,人脸识别被视为颠覆性的黑科技。随着人脸识别技术蓬勃发展,如今的远程开户、考勤、支付都可通过“刷脸”实现。但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也不容小觑。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作为智能社会的入口技术,人脸识别被视为颠覆性的黑科技。随着人脸识别技术蓬勃发展,如今的远程开户、考勤、支付都可通过“刷脸”实现。但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也不容小觑。
 


面孔“暴露”在外 人脸识别风险谁来“买单”?

 
  你的面孔“暴露”在外
 
  对于机器来说,只有对一个人的脸部进行大量数据采集之后,才能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因此,人脸数据库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获取人脸的数据并不难,监视画面,新闻照片,网络搜索引擎中都存有巨量的人脸照片。
 
  Facebook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来标记照片中的个人、苹果新的app可以识别拍摄视频中的个人、Snap的自拍滤镜通过采集用户面部细节来工作(虽然Snap发言人曾表示,该公司不保留用户面孔图像用于任何目的)。
 
  由此可见,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面孔暴露在各种地方,而面部信息却可能被“非法使用”。
 
  人脸识别技术的隐患
 
  试想,如果通过伪造面部信息,陌生人就可登陆他人电脑、支付账号,细思极恐。今年中国的315晚会上,主持人展示了如何通过修图和视频模拟的方式来破解人脸识别。在晚会现场,主持人利用两部手机、一张正面照、一个换脸APP,几分钟内便完成了用户人脸的“复制”。接下来,主持人凭借这个“复刻版”的用户面部,轻松完成了一名观众的人脸识别系统检测,并成功登陆了该观众的账户。
 
  人脸识别技术对个人信息、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引人深思。据中国网消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子青表示: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需求使我们进入了刷脸的时代,而接下来就需要我们在科学与技术上不断探索与突破。除此之外,人脸识别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安全和隐私问题,除了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还要制订一些标准、法律、法规,以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
 
  另外,对于人脸识别技术被大规模用到执法领域,也出现质疑的声音。据大西洋日报消息,美国乔治敦法律隐私与技术中心主任Alvaro Bedoya在一次听证会上表示: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这种情况——对于每一个经过街道摄像头前的男人,女人和孩子,新版的人脸识别技术将允许执法部门扫描他们的脸。给执法部门这么多缺乏限制的权力是一件好事吗?
 
  虽然联邦调查局回应表示,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仅适用于执法调查,与指纹识别没有太大差异。但不可否认,人脸识别技术用于执法的过程中确实出现诸多问题,尤其是目前人脸识别准确率还较低。美国律师Jennifer Lynch表示,“一个不准确的识别系统会吧无辜公民牵连进*,无辜的被告需解释人脸识别系统给予的莫须有的罪名。”
 
  人脸识别市场急速扩大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正在迅猛发展。根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2年,面部识别市场将达到9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3%。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已超过10亿元。预计到2021年,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到51亿元左右。人脸识别技术是国内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基础。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可以从成千上万的人脸中识别出**。
 
  拥有巨大前景的人脸识别市场,吸引了大批产业资本的垂青,除了百度、腾讯、阿里等多个巨头布局人脸识别行业外,还有部分主打人脸识别的企业也都表现出了巨大潜力,如海康威视、科大讯飞、旷世科技等。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人脸识别技术进一步发展,该技术背后的问题也应受到更多关注。(原标题:你的脸属于谁?人脸识别的风险细思极恐)
关键词 面部识别生物识别安全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面孔“暴露”在外 人脸识别风险谁来“买单”?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