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新发产品更多
防雷市场蕴藏商机 从产品与技术入手
2017年01月04日 14:54:44来源:易能源点击量:30702
导读11月25日,中国气象局出台《防雷监管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快构建面向市场、科学合理的防雷监管标准体系,为防雷监管工作提供基础性、支撑性标准依据,全面提升气象部门防雷监管工作水平。
  【中国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11月25日,中国气象局出台《防雷监管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快构建面向市场、科学合理的防雷监管标准体系,为防雷监管工作提供基础性、支撑性标准依据,全面提升气象部门防雷监管工作水平。
 

防雷市场蕴藏商机 从产品与技术入手
 
  近两年随着社会对雷灾的认识不断提高,整个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防雷市场上商家无论在技术、工艺还是营销上都在进步,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欧美发达国家。防雷市场蕴藏巨大的商机,然而产品技术的参差不齐和无休止的低价竞争正在威胁着防雷行业的良性发展。
 
  一、防雷市场的发展现状
 
  雷电造成的危害分为直击雷害和感应雷害。直击雷害是指由于闪电直接击中目标物;感应雷害是指在雷电放电过程中,由于强大的雷击电磁脉冲(LEMP)—直击雷产生的场效应(感应)—对附近的电子设备、通讯设备等产生的破坏,这种灾害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是经济发达地区雷电灾害的主要形式。
 
  防雷市场的地理分布与雷暴日的多少密切相关。雷击较频繁的南方地区是防雷产品的主要市场,尤其是海南省、广东省、广西、福建省、贵州省等省份,对防雷的需求旺盛;从地区经济差异来看,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的防雷产品应用比例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区域市场特点来看,南方防雷市场比北方大,但南方防雷厂商较多,竞争较为激烈,现在一些南方发达地区的二三级城市的防雷应用都已经比较普及;北方防雷市场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少部分品牌渗透到了县级城市;东北、山西、内蒙以及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受雷暴日较低因素的影响防雷市场空白较多。
 
  二、 防雷市场的市场需求与技术应用存在问题
 
  随着安防系统防雷市场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多,许多防雷厂商借机拓展安防市场,然而这些厂商并不十分了解安防行业;当然在防雷市场需求增多的情况下,许多安防工程商也将防雷产品加装到监控系统中,这就造成了防雷不慎便引雷的误区。
 
  多点接地适用于强电,在监控弱电系统中,单点接地更能保护产品。人为制造安防系统的多点接地,把“电网地电位”通过地环路引入安防系统,造成了电压“浪涌”。弱电系统耐压较低,此时压差过大,一旦系统承受不住造成的危害或将是毁灭性的。
 
  三、防雷市场的发展前景
 
  近年全国有多家防雷企业迈入了"亿元户"的行列,尤其是跨国企业的产值增长非常迅猛。如德国的OBO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已有10年,但近两年产值过亿元,这也说明国内防雷市场近年发展在提速。欧美发达国家大型防雷生产企业年产值都在30亿美元左右,而国内今后两年整个防雷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巨大的利润正在吸引着更多的投资者,这也是各家企业竞相涉足这个产业的根本原因。
 
  针对特定行业及其尺度定身开发制作的专业防雷、接地产品(如通讯和电力行业的杆塔专用接地极、军用移动接地极等)将不断涌现,知足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防雷、接地需要。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专业防雷接地产品和深井接地及微爆破技术的发展必将进一步细分整个市场,有效放大市场需求。
关键词 防雷接地市场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防雷市场蕴藏商机 从产品与技术入手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