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化智慧农业不停歇 新理念为其锦上添花
2016年01月22日 16:53:33来源:中国河北政府网点击量:13698
导读小农经济的农业观过于注重数量增加,以产量为农业的大衡量指标,“一俊遮百丑”。而农业的功能不仅仅是生产,还有生活、生态功能,农业经济不仅保证供给,还要保收入、保生态。现代农业的强不单体现在产量上,更体现在竞争力上,这意味着农业发展观要有更多突破。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 日历牌翻到了2016年,农民们又走过了一个种植季,现代农业发展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歇,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新成效迎面而来。
新理念大农业打好“产业牌”
农业是什么,现代农业又为了谁?“为国人增粮,为农民增收,为百姓填绿。”一位老农业工作者的回答让人难忘。
小农经济的农业观过于注重数量增加,以产量为农业的大衡量指标,“一俊遮百丑”。而农业的功能不仅仅是生产,还有生活、生态功能,农业经济不仅保证供给,还要保收入、保生态。现代农业的强不单体现在产量上,更体现在竞争力上,这意味着农业发展观要有更多突破。
更开阔的食物安全观。说起土豆,北方人大多想起地三鲜,南方人会想到酸辣土豆丝。当人们听到土豆要跻身主食的消息时,可能感到不解。
其实,土豆对水资源要求少,对土质要求也不高,营养更均衡,是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食物选择。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背后是大粮食、大食物观念,不能片面强调粮食的数量,而忽视了食物安全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今后,农业发展空间将不于在耕地上做文章,还将引导农民念好“山海经”、打好“产业牌”。
更的产业发展观。普通葡萄收获后,农民直接在地头卖掉,每斤售价不过几元钱,而加工成葡萄汁、葡萄酒出售,利润就会翻上好几倍。在葡萄丰收的季节,城里人来葡萄架下赏景、采摘、酿酒、吃农家菜,享受田园之美、动手之乐,农民也因此获利不少,收入增加。这就是专家描述的通过完善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撬动“大市场”的例子,我市很多地区已有成功实践。
从种葡萄、卖葡萄到加工红酒、吸引游客采摘葡萄。“农业产业”这个名词让更多的农民钱包鼓了起来,过去讲农业只讲从种到收,现在则是从田间到餐桌。拉长的产业链条细分出无限的环节和就业岗位,创造出很多新型农业业态,而农业的多重效益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实现。
新举措大市场导航结构调整
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资源环境的“紧箍咒”越念越紧,农业已经到了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
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近五年来,我市立足独特的农牧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按照“保粮、强牧、稳菜、壮特”的思路深入挖掘优势,努力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极大提高了我市优势资源的利用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市不断提升蔬菜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水平。全市设施蔬菜累计达到28.05万亩,设施蔬菜标准园总数达到411个。全市无公害蔬菜面积发展到72万亩、产品认证172个,绿色蔬菜面积2.3万亩、产品认证69个,有机蔬菜面积0.97万亩、产品认证23个。如今,市级蔬菜总数达到68家,年精深加工能力达到85万吨。以高原菜、冷凉菜、错季菜为标志的“大好河山张家口”蔬菜品牌美名远播,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农民创收的重要途径。其中,作为我市农业领域的一张靓丽“名片”,“张杂谷”产业加工转化稳步推进,目前全市有30多家“张杂谷”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12万吨。随着科技成果的推广,小产业正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做成大文章。
马铃薯作为传统种植农作物,目前我市种植面积已达174.1万亩,年产量230万吨。11家马铃薯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70万吨,在商品薯生产上已形成了加工专用型、鲜食型、高淀粉型等多种类型的品种系列。
新面貌大科技描绘智慧农业
思路一变天地宽,方法一改成效显。现代农业是一个*衰退的行业,可以做成“百年老店”。2015年以来,在全国投资增速回落,二、三产业投资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产业投资动力强劲。
近年来,我市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新技术培训,大力推进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科技入户等工程,取得积极效果。开通了三农手机报信息化服务,服务对象达1.7万人,推送信息95万条。截至目前,赤城被农业部列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万全、怀来、张北等9个县被省厅列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省级试点县。8个县区的74个县办、县管区域站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实施了13个县的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重点开展了玉米、蔬菜、食用菌、中草药、奶牛等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遴选出94个主推品种和94项主推技术,建设试验示范基地27个,培育示范户12525户,辐射带动农户25万户。
科技创新驱动了现代农业发展,为我市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前的有机肥没人要,现在抢着买。”我市种粮大户们的感受是,有机肥替代了部分化肥,粮食生长套餐营养更均衡。我市重点推进玉米、蔬菜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推广种肥同播、水肥一体、适期施肥等新技术,推进秸秆还田、施用商品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替代措施。
“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如今,走品牌化道路,已成为粮食行业的共识。马铃薯作为传统种植农作物,在商品薯生产上已形成了加工专用型、鲜食型、高淀粉型等多种类型的品种系列,在销售方面已与北京、广东等16个省市建立了稳定的种薯和商品薯销售网络,形成种薯培育、商品薯生产、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马铃薯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