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之下物联化体现,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应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还要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提供的信息交互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认清未来发展关键 智能家居设计以用户为核心
这种智能化的家居产品我们多多少少可以从电视、电影中看到,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也出现了号称智能的“智能家居”,但是似乎也没什么不同。所谓的智能家居仍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虽然部分企业推出了自称的智能设备,但我们今天不得不对当下的智能家居行业泼泼冷水,智能家居真的“智能”吗?
手机APP遥控不是真正的智能 现在大部分智能家居硬件只是在传统家电产品上家装一个无线模块,通过手机APP遥控,这种“硬件 手机APP”组合只是给用户增加了一个遥控器,将产品面板上的显示屏转移到手机上。这一类遥控器似的“智能硬件”反而增加了无线配对、下载APP的操作步骤,尤其是对于老一辈人,更是无从下手。
这种现象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了智能家电研发门槛高的事实,就连苹果公司目前也没有能够落地的家居平台方案。所以“智能遥控器”时代只是中间的一个过度。
智能家居不能代替人工操作 如今的智能家电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智能而智能。有两个很明显的例子,某厂商的智能洗衣机,可以通过手机预设洗衣过程、衣服材质,看似前沿但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步骤,洗衣机是不会自己把脏衣服装进去的。另一个例子,远程控制厨房电器做饭,我依然要做很多工作,而且饭菜不可口,需要复杂的准备操作步骤。智能家居并不是让我们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动事情就做好。
各自独立缺少互通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智能家居产品大多数都是各自独立生存,当我们需要控制冰箱的时候要打开冰箱APP;控制空调的时候打开空调APP。以此类推,每一个电器都有一套特定的系统,用户需要适应每一个产品的操作习惯。和传统非智能家电相比,只是将所有的遥控器变为APP。这一点有失智能家电概念的初衷。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因为缺少一个行业内共通的智能家电标准,没有厂商建立生态圈,导致各自为战,用户体验极差。
真正的智能家居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来主动为用户服务。智能家居应当是不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而是通过辅助帮助用户更好的解决问题来开发。在这一点上,我们认为目前的智能家居厂商存在一定的误区。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是不可能,不过路途一定会艰辛,因为需要解决一些理念上的问题。
智能家居的真正核心 我们天天都在讲大数据、云计算,这正是智能家居所需要的核心技术。依托于“云”,家电产品可以更好地汇总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结合家庭周围的信息推荐佳的生活方式。例如打开冰箱时,系统会提示建议我们哪些食物正值当季并在超市有卖,推荐相应的食谱。或者当我们需要采购食材时,系统会提示我们冰箱中还有哪些菜,只需购买相搭配的食材就行。这只是云计算的一部分,当智能家居能够在不增加使用门槛的前提下,帮助我们节省时间,我们就会开始依赖它。
未来发展应以用户为核心
许多厂商误认为手机才是智能家居的核心,认为家用电器安装APP后就是智能家电,这是完全错误的。未来的智能家居应当是以用户为核心。除了利用云计算去了解用户以外,操控方式也应当从手机向语音控制靠拢。在未来,语音、手机、家电设备,这三种操控方式相互互补,可以创造给用户一个立体的控制方式。无论用哪一种方式来控制家居设备,都能做到无缝切换。
解决平台与标准问题是关键 平台与标准是智能家居所面临的大困难,这就好比苹果永远不会和谷歌合作一样。每个厂商都有自己的野心和规划,谁也不想寄宿在它人屋檐下生存。所以整个行业要么有一个共同的联盟,例如DLNA,要么就有一个厂商站出来一家独大,否则平台问题一天不解决,智能家居就一天不能应用到实际。在一点上,我们更倾向于具备全产品线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去开拓这条路,例如LG、三星、海尔,他们正在着手做这件事。
总结 智能家居概念并不是遥不可及,许多厂商正在为其努力着。这就好比早期智能手机情况,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进,没有人知道会遇到什么困难,会有什么市场前景。一旦突破平台与技术上的瓶颈,未来智能家居市场将会呈现类似于智能手机那样的飞速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