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新发产品更多
打车软件战火熄灭 智能交通发展热情不减
2014年05月19日 10:54:40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点击量:6902
导读曾经火爆一时的“快的”和“滴滴”两款打车软件的战火终于在5月16日正式熄灭。代表着智能交通时代的战争正式拉下帷幕。但是这只是智能交通时代的一场小小预演,我们的智能交通热潮还在不断地酝酿之中。智能交通时代的未来将是手机APP和互联网组合仍将是潮流趋势。
  【中国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曾经火爆一时的“快的”和“滴滴”两款打车软件的战火终于在5月16日正式熄灭,代表着智能交通时代的战争正式拉下帷幕。但是这只是智能交通时代的一场小小预演,我们的智能交通热潮还在不断地酝酿之中。智能交通时代的未来将是手机APP和互联网组合潮流趋势。
  
  打车软件“烧钱”大战正式结束
  
  5月16日下午“快的打车”在其微博上发布的《致快的打车用户的一封信》中表示:历时近5个月的补贴活动将于今日告一段落。而在快的打车软件公司发布“停补”消息仅1分钟后,嘀嘀打车软件公司也发布一份内容相似的“停补”通知,至此持续了半年的“烧钱大战”正式熄火。



打车软件战火熄灭 智能交通发展热情不减
  
  从2月开始,国内打车软件开始一轮“野蛮生长”,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挥金如土,通过给乘客、司机返还打车补贴的形式抢占线下市场。这种*的市场争夺战,在愈演愈烈的同时,也逐渐被市场冷静反思——要解决打车难,光靠的哥“抢单”是远远不够的。
  
  异军突起的交通系统类APP,的确让消费者受益良多。不仅仅是公交车、出租车、飞机等相关信息,包括开车一族所用的导航、交通路况、加油站信息、违章查询软件等等,都开始为交通系统“打补丁”——不断地弥补政府交通部门、交通工具和交通主体之间的信息空白,让三者更加地进行信息交互。换句话说,要建设智慧城市,就离不开它——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起源
  
  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源自美国。从1976年到1997年,美国每年的车辆公里数以77%的速度上升,可是同期道路建设里程的增长数仅为2%,在城市交通中的高峰时期,54%的车处于小时拥挤状态。由于交通拥挤,人们每天消耗在上下班的时间比平时平均多1.5个小时。同时导致商业车辆在运输中延迟,从而增加了运输成本。
  
  上世纪80年代后,一个旨在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综合应用于地面交通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的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便诞生了。
  
  经过几十年发展,现在在美国洛杉矶,你可以看到在科幻电影里才有的画面--眼前明明是红灯,一辆公交车却视而不见,当它迎着红灯驶出的那一刻,红灯“啪”地闪回了绿灯。是的,不是你眼花了,这就是一项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晚点的公交车可以通过与交叉路口红绿灯的信号通讯,获得提前给予绿灯的“照顾”,或者延长它所通过车道的绿灯时间,从而使得公共汽车更加准时并提高其运行效率。
  
  而在拥有400万辆机动车的冰雪国家芬兰,采用陆地和航海智能化交通系统后,在仅有5人监控全国数十万公里道路、5万架桥梁和数千公里自行车道的情况下,年均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了23%,航海死亡率为零。
  
  如果你愿意想象,智能交通系统还能变得更加科幻。在2012年的“荷兰设计周”上,一项名为智能高速公路的创新设计映入人们眼帘:这种公路,在晚上可以通过白天吸收的太阳能散发出冷光,而路灯也会随着你走的路段连续亮起和熄灭……
  
  如果你觉得这些都太遥远,那么,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这一切。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覆盖的更加全面,手机用户正在真真正正地感受到智能交通系统带来的便利:人们通过手机终端,可以得到各式各样的交通信息,并管理自己的出行计划。而这一点也能够让政府更好地规划城市交通设施建设——通过对公共交通设施使用频率的信息统计,政府可以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改进,比如减少空置率等。
  
  智能交通时代:移动互联网 智能手机唱主角
  
  伴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动,智能交通将使用新的通信技术来提升信息的获取和提供手段,使交通信息参与各方的信息共享更加丰富和透明。在交通领域,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交通习惯,也让城市智能交通建设悄悄发生了改变。
  
  近年来,北京市在发展智能交通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致力于利用信息技术为首都的交通装上智能“大脑”。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副主任刘浩介绍说,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破解车与路之间的矛盾,北京在完善道路规划的同时,积极开展智能交通建设。
  
  交通运输部2013年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智能交通能够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使交通拥堵减少约60%,使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2-3倍。车辆在智能交通体系内行驶,停车次数可减少30%,行车时间可缩短15%-45%,车辆的使用效率能够提高50%以上。
  
  目前,地图、交通、公交类App应用已经突破上千款,在交通的众多细分领域百花齐放。
  
  传统导航公司高德软件推出的免费导航应用App“高德地图”,其移动端用户已破亿。高德执行官成从武表示:“地图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一,而这一业务无疑是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北京在智能交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智能交通,北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刘浩介绍说,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是发展智能交通的重要条件之一。而目前在数据收集上还有很多值得提升的空间,比如需要更多能够提供数据支撑的设备以及更好的监测方式,以获得更的道路数据。
  
  建设全面的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引导城市交通科学的发展方向,终突破城市化带来的交通困局。智能交通目前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提高交通监测水平,获取更真实的道路信息,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缩小监测间隔。“借助手机通信这一成熟的系统,可有效解决监测间隔远、定位车辆少的困境”。手机定位与卫星定位的GPS系统不同,是通过修在路侧的手机基站进行的。在北京,大概200-500米就有一个手机基站,这些手机基站的接受能力比30余颗GPS卫星强很多。其次,对动静态海量交通数据的挖掘分析成为智能化交通信息处理分析的核心内容。调查显示,韩国3G手机上的服务,有50%以上与交通有关,包括实时道路交通信息、地铁和公交信息、火车和飞机班次动态信息、换乘信息、与汽车服务有关的信息等。
  
  以智能终端为服务窗口、以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支撑的智能交通信息服务正在逐步成为主流。专家表示,为了满足公众出行多样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交通服务需求以及交通应急救援、跨行业综合交通服务需求,还需要应用新一代移动通信、智能终端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来大力推进个性化的移动服务发展,让民众“随时随地”享受到智能交通带来的便利。
  
  智能交通还需完善和发展
  
  虽然质疑声重重,但丝毫不能阻挡国内打车软件行业的风生水起,正如智能交通系统必然会深入人们的生活一样。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温文华说:“大力发展智能交通,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是构建安全、、绿色、低碳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支撑,也是当今国内外先进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对当下的中国而言,如何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的确是燃眉之急。在某种程度上,国内的交通类APP还无法做到与交通体系的融合。无论是航班信息的获取、传递,或者是交通路况的传递、GPS导航产业等等,都还没有以开放心态接纳交通类APP。
  
  互联网产品的“免费广告”或者“免费增值”的盈利模式,运营商又会选择哪种模式来收回投资呢?不管怎样,交通类APP的出现,都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交通行业的互联网企业和通信运营商,也在提供这些交通信息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广告或者电信增值服务,收获了来自互联网的桶金。
  
  不过,可以展望的是,以后的交通类APP,将更广泛地与交通系统对接,通过引入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帮助公共交通系统实现智能调度,使得资源按需分配,提升运营效率,缓解拥堵压力。
关键词 打车软件智能交通导航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打车软件战火熄灭 智能交通发展热情不减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