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数字监控三大历程 全数字化是主要趋势
2013年07月08日 10:54:20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点击量:1730
导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安保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上世纪末电子产品制造业向国内市场的大规模转移,为中国安防监控市场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和新的产品技术,使过去一贯依赖进口产品的监控行业开始了全面国产化进程。数字化监控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容量的快速增长,也使原来从事IT行业、家电行业的企业纷纷涉足其中,打乱了原来监控行业半封闭的状态,加速了监控市场的竞争与分化。本文重点关注数字监控发展过程及其优势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安保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上世纪末电子产品制造业向国内市场的大规模转移,为中国安防监控市场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和新的产品技术,使过去一贯依赖进口产品的监控行业开始了全面国产化进程。数字化监控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容量的快速增长,也使原来从事IT行业、家电行业的企业纷纷涉足其中,打乱了原来监控行业半封闭的状态,加速了监控市场的竞争与分化。本文重点关注数字监控发展过程及其优势细分。
  
  数字监控产品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回顾中国国内监控系统的数字化发展过程,期间划分下述几个阶段:
  
  阶段为九十年代前期:当时的监控系统一般采用国外的进口矩阵控制主机,为了适应当时计算机普及化的需求,监控公司纷纷开发利用计算机对矩阵主机进行系统控制的软件,实现电脑对监控系统图像切换、音频切换、报警处理、图像抓拍等多媒体控制。此时的计算机多媒体监控实际上仅仅作为监控系统的一个辅助控制键盘使用,可以说是中国数字化监控开始的雏形。
  
  中国的监控产品国产化进程也是在此时期起步,众多的监控公司开始生产或仿制与国外公司兼容的矩阵主机、解码器、多媒体控制系统、云台外设等监控产品。其特点是以传统电子制造业为基础的小规模的产业化。
  
  第二阶段是九十年代中、后期:在这一时期是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中国国内公司在完成矩阵主机、解码器、多媒体控制系统、云台等外部设备产业化生产后,发现中国台湾地区和国外监控公司开始将他们基于传统电子制造业的监控生产线转移到中国进行生产,这些产品包括摄像机、监视器、图像处理器、磁带录像机、报警探测器、报警主机等监控产品,上述发展过程只是九十年代国外电子产品制造商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它完成了大多数监控产品国产化过程。中国国内公司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中国制造的松下的摄像机、三洋的录像机、迪信的报警探测器,促进了监控系统的在中国的普及应用。
  
  这一阶段,国外已经开始数字化监控进程,先被引进国内的数字监控产品是美国和以色列生产的电话线传输和网络传输产品,图像压缩标准采用MJPEG,系统具有简单的数字化监控与网络监控的许多功能,并且还有一项令整个监控业感到新奇的功能棗数字录像功能。由于数字监控设备刚刚引入监控行业,其极高的高科技附加值立刻吸引了众多监控公司投入其中,纷纷开发出基于计算机结构的数字化监控主机,该系统将矩阵切换器,图像分割器、硬盘录像机集成在一台计算机平台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监控主机产品,并发展成产业趋势。
  
  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以后:
随着图像压缩技术的进步,特别是MPEG-I、MPEG-II图像压缩芯片的大量推广应用,2000年至今,数字监控产品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产品也由原来的数字监控录像主机发展到网络摄像机、网络传输设备、电话传输设备、专业数字硬盘录像机等多种产品。
  
  2000年以后,伴随着中国国内监控系统数字化、网络化需求日益增大,数字硬盘录像设备开始取代传统模拟录像设备,数字监控产品市场份额的不断增长,使许多传统的IT企业、网络企业、家电企业纷纷看好这一市场,投入资金、人力、开发数字监控产品,数字监控市场呈现繁荣的景象。
  
  数字监控技术走向全数字化
  
  目前的数字监控技术主要有模拟与数字化相混合(又称半数字化的监控系统)及全数字化安防系统两种模式。
  
  1、混合数字监控系统优势凸显
  
  模拟与数字化相混合的数字监控系统,是采用前端模拟摄像机 编解码器 后端数字处理技术的监控系统,即前端摄像机仍保留为传统的模拟摄像机,模拟视频信号通过编码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的视频监控系统。
  
  混合数字监控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投资适中、前端模拟摄像机便于维护和更换便利、前端摄像机不受网络90米链路限制。总结以往的使用经验,尤其在室外监控探头多的小区数字监控技术中推荐使用模拟和数字混合的监控技术,主要考虑室外采用IP摄像机时,受IP网络摄像机的网线传输链路的限制,需要在室外安装交换机,但是受室外的环境、温湿度变化等自然条件影响,需要为交换机配置室外型箱体,极不便于管理维护。而采用模转数监控技术,由于模拟视频信号传输距离和技术远远比网络传输便利,编码器及交换机等核心设备就可以放在环境较好的室内,提高系统整体稳定性。
  
  2、全数字监控是发展趋势
  
  相对于传统的监控系统,数字高清监控的技术优势明显,全数字化安防系统应用现代数字技术,包括现代传感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快了信息传输的速度,提高了安防信息采集、传播、处理、显示的功能,实现了安防信息和资源的充分共享,提高了系统的优化程度,增强了安全性。笔者认为全数字监控是未来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使用高清摄像机也可以优化监控布点配置,在监控范围覆盖区域相同的条件下,一台百万像素网络摄像机可以替代原有的2或3台标清摄像机,甚至更多。采用网络高清传输方式后,所有的数据都可以由网络传输,包括视频、音频、报警信号,甚至有支持POE供电功能的网络摄像机,电源都可以由网络提供,大大简化了安装过程中铺设线缆的工作量和复杂性。
  
  另外,高清监控可以提供更多内容,更多高清晰的细节画面,从而为智能监控(视频分析、联动)的应用创造条件。在金融、办公、酒店等项目,数字监控的布线可以与结构化布线一起考虑,从施工布线和减少公共区域桥架管线方面均存在很大的施工优势。
  
  关于数字监控系统
  
  数字监控系统是指通过软硬件将监控头采集到的图像处理成数字信号,传送到电脑进行处理。对于数字监控系统,根据系统各部分功能的不同,我们将整个数字监控系统划分为七层——表现层、控制层、处理层、传输层、执行层、支撑层、采集层。当然,由于设备集成化越来越高,对于部分系统而言,某些设备可能会同时以多个层的身份存在于系统中。
关键词 数字监控全数字监控混合数字监控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数字监控三大历程 全数字化是主要趋势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