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时事聚焦

新发产品更多
5.19中国旅游日 看国内旅游行业的智慧变革
2025年05月19日 10:54:46来源:智慧城市网整理点击量:2919
导读2025年“中国旅游日”以“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为主题,不仅展现了中国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更揭示了旅游产业在数字时代下的深刻变革。
  【智慧城市网 时事聚焦】 每年的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2025年度的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不仅展现了中国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更折射出旅游行业在智慧化浪潮下的深刻变革。近年来,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旅游行业正经历从传统观光模式向数字化、个性化、可持续化的全面转型。智慧旅游不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深刻影响着游客的出行方式、景区的管理模式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从预约入园到AI导游,从数字文旅到低碳出行,智慧旅游正在让“诗与远方”变得更便捷、更生动、也更可持续。
 
  一、智慧旅游重塑游客体验:从“排队游”到“指尖游”
 
  曾几何时,旅游意味着漫长的排队购票、拥挤的景区通道和有限的导览信息。而如今,智慧旅游的普及让“一部手机游天下”成为现实。以故宫博物院为例,早在2017年,故宫就全面实行网络预约购票,游客不再需要现场排长队,而是通过官方小程序提前选择参观时段,甚至能实时查看各展馆的人流密度,避开高峰。2024年,故宫进一步推出AI智能导览系统,游客只需扫描文物旁的二维码,就能听到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讲解,甚至通过AR技术让古画“动起来”,比如《千里江山图》的互动展示,让游客仿佛穿越回北宋,沉浸式感受青绿山水的魅力。
 
  类似的变化也发生在黄山、九寨沟等热门景区。黄山风景区利用智慧管理平台,结合实时客流监测和天气数据,动态调整开放区域,并在APP上推送最佳观景时间和路线建议。九寨沟则通过“智慧景区”系统,实现环保车智能调度,减少游客等待时间,同时利用环境监测技术保护生态脆弱区。这些智慧化手段不仅提升了游客的舒适度,也让旅游资源得到更科学的利用。
 
  而在旅行途中,智慧服务的触角已延伸至吃、住、行等各个环节。例如,杭州西湖景区周边的酒店普遍采用“无接触入住”,游客通过人脸识别即可快速办理入住,房间内的智能语音助手还能提供周边美食推荐和景点介绍。在云南丽江,古城内的商户接入统一支付系统,游客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消费,同时系统自动计算碳足迹,鼓励低碳旅行。这些细节上的优化,让旅程更加流畅,也让游客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二、大数据与AI:旅游行业的“智慧大脑”
 
  如果说智慧旅游在游客端的体现是便捷的服务,那么在行业运营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则扮演着“智慧大脑”的角色。过去,旅游市场的决策往往依赖经验或粗略的统计,而如今,数据驱动的精准运营正在改变这一局面。
 
  携程、美团等在线旅游平台利用用户行为数据,为不同人群定制旅行方案。例如,年轻游客可能收到“网红打卡地+小众徒步路线”的组合推荐,而家庭游客则会看到亲子乐园和休闲度假套餐。2024年,携程推出的“AI旅行顾问”功能,能根据用户的聊天记录自动生成行程,比如一位游客说“想带孩子看熊猫,同时体验川菜文化”,系统便会智能推荐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宽窄巷子美食路线,并预订附近的亲子酒店。
 
  地方政府和景区也在利用大数据优化管理。例如,重庆市文旅局通过分析手机信令数据,精准掌握洪崖洞、解放碑等热门景区的实时人流,在节假日启动分级预警机制,避免踩踏风险。苏州园林则借助AI摄像头识别游客停留时间,优化园内导览路线,减少瓶颈区域的拥堵。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安全感和体验感,也让旅游管理从“粗放式”走向“精细化”。
 
  此外,AI还在改变旅游营销的方式。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通过算法推荐,让许多小众景点迅速走红。例如,2023年,贵州肇兴侗寨因一段“侗族大歌+梯田晨曦”的短视频爆火,游客量同比增长300%。当地政府迅速与旅游平台合作,推出“智慧村寨”项目,游客可以通过小程序预约民俗表演、学习侗绣技艺,甚至通过AR技术“穿越”到百年前的侗寨生活场景。这种“科技+文化”的模式,既保护了传统村落,又让旅游体验更具深度。
 
  三、沉浸式科技:让旅游从“看风景”到“入戏”
 
  智慧旅游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元宇宙等技术,让游客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真正融入旅游场景。
 
  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游客只需戴上AR眼镜,就能看到“数字版”的唐代长安街景,虚拟的李白、杜甫在街头吟诗,甚至能与游客互动合影。2024年,该景区进一步推出“全息盛唐夜宴”,利用3D投影技术,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宫廷宴会,感受“霓裳羽衣舞”的华美。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也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传承。
 
  类似的案例还有敦煌莫高窟。由于洞窟文物保护的限制,普通游客只能参观少量开放洞窟。而通过“数字敦煌”项目,游客可以在虚拟展厅中360度欣赏壁画细节,甚至通过VR技术“走进”未开放的特窟,聆听专业学者的讲解。这种“科技+文物”的模式,既缓解了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也让文化遗产触达更多人群。
 
  元宇宙的兴起,则让“云旅游”成为新潮流。2025年,故宫联合腾讯推出“数字紫禁城”元宇宙项目,用户可以在虚拟世界中“登上午门”“漫步御花园”,甚至参与“清代宫廷生活模拟”,比如体验皇帝批奏折、嫔妃插花等互动游戏。这种创新不仅吸引了全球游客在线体验,也为景区开辟了新的营收渠道——数字藏品(NFT)销售,如限量版“数字文物”等。
 
  四、智慧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智慧旅游不仅改变了城市和知名景区的玩法,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过去,许多乡村因交通不便、宣传不足而难以发展旅游,如今,数字技术正在打破这些壁垒。
 
  在浙江余村,“未来乡村”智慧平台整合了全村民宿、农家乐、采摘园的信息,游客可以通过APP一键预订,还能查看实时客流和村民直播。当地农民通过短视频平台销售竹编、茶叶等特产,年收入增长显著。类似的智慧乡村模式也在福建土楼、云南元阳梯田等地推广,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
 
  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利用人脸识别系统实现“刷脸入园”,并通过智慧路灯、环境传感器监测村寨安全。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学习苗绣、体验长桌宴,甚至参与“虚拟苗年节”,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这种“文化+科技”的模式,既保护了传统村落,也让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五、挑战与未来:智慧旅游如何更包容、更可持续?
 
  尽管智慧旅游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老年人可能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保障他们的旅游权益?一些景区过度依赖技术,导致服务“冷冰冰”,如何平衡科技与人文关怀?此外,数据安全、网络覆盖、技术成本等问题也需要持续优化。
 
  未来,智慧旅游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人性化”和“绿色化”。例如,景区可能推出“适老化”智能服务,保留人工窗口和语音导览;低碳技术将进一步普及,如共享电动车、太阳能智慧驿站等。同时,AI与文旅的融合将更深入,比如ChatGPT类助手提供24小时多语种客服,AI摄影机器人自动生成旅行vlog等。
 
  结语:智慧旅游,让“锦绣山河”更可亲,让“美好旅程”更可持续
 
  2025年的“中国旅游日”主题,既是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礼赞,也是对旅游行业未来的期许。智慧旅游不仅让出行更便捷、体验更丰富,也让旅游资源得到更科学的保护与利用。从故宫的AR导览到乡村的直播带货,从元宇宙景区到低碳旅行,科技正在重新定义“旅游”的意义——它不再只是“看风景”,而是成为连接文化、生态与人的桥梁。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旅游行业将继续书写“锦绣山河”的新篇章,让每一次旅程都更美好、更智慧、更可持续。
 
关键词 智慧旅游AI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5.19中国旅游日 看国内旅游行业的智慧变革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