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家用安防远不止于“看门”
2025年07月11日 08:51:32来源:CPS中安网点击量:6308
导读中国家用安防行业正沿着更聪明的算法、更无感的交互、更深入的场景渗透三大核心方向奔涌向前,构筑起全球领先的竞争优势。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亚马逊旗下智能家居品牌Ring近期宣布,其视频门铃部门将推出一项基于人工智能(AI)的新功能——“AI生成通知”。该功能旨在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警报体验:当Ring门铃或摄像头检测到运动时,系统将利用AI技术生成触发警报内容的文本摘要,并通过手机通知推送。Ring表示,这些摘要“特意简洁”,仅描述触发警报的主要内容,以便用户能快速判断事件的紧急程度。据悉,该Beta版功能于6月25日率先面向美国和加拿大的Ring高级订阅用户开放。
 
  当Ring凭借AI摘要功能引发关注时,中国家用安防市场早已超越“通知”基础层面,在智能化、场景化、数据价值挖掘的创新赛道上“狂卷”。 依托于全球最大的安防产业链基础、成熟的AIoT生态以及庞大的用户需求,中国家用安防行业正沿着更聪明的算法、更无感的交互、更深入的场景渗透三大核心方向奔涌向前,构筑起全球领先的竞争优势。
 
  产品功能多样化
 
  中国家用安防的核心价值,早已从基础的“高清像素”、“远程查看”、“移动侦测报警”和“语音对讲”跃迁至深度理解用户、主动适应场景、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层面。家用安防场景精准聚焦年轻人、银发老人、婴幼儿童、宠物家庭四大核心用户群体。
 
  针对年轻群体,从功能上,不少企业瞄准“多种交互”作为产品爆点,如具备自然语音深度交互、多种控制方式、丰富的智能场景联动,甚至集成简易的娱乐或信息播报功能等。
 
  如慧锐通的“磐石”和“灵动”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就是通过“智能场景预判算法”,系统能够提前感知用户需求,自动切换家庭场景模式,从起床到睡眠,全程无缝衔接,实现“未动先知,智能先行”的便捷体验。
 
  而在银发老人群体中,安全守护是刚需,健康关怀成趋势。针对该群体的智慧安防系统需深度融入“适老化”元素。
 
  如生物识别智能门锁解决忘带钥匙和密码记忆难题;毫米波雷达技术实现无接触、高精度的跌倒检测与报警;AI行为识别算法可分析老人日常活动规律,对长时间滞留卫生间、异常徘徊、久卧不起等风险行为预警;一键紧急呼叫功能更是不可或缺。此外,体征监测像通过非接触式传感器监测心率、呼吸等功能也在集成中。
 
  当前,业内也是掀起了进军智慧康养赛道的热潮。无论是智能家居的企业如立林、安居宝,还是防盗报警系统的厂商如豪恩、艾礼安,亦或是布局机器人领域的科技公司如优必选,几乎都已在康养市场有所动作。
 
  婴幼儿童的核心则是智能看护。产品功能需求高度集中在哭声/异响侦测、睡眠质量分析(翻身、踢被提醒)、心率/血氧监测、虚拟安全围栏(防止进入危险区域)、温湿度环境监测等。AI算法能区分不同哭声含义(饿、困、不适)并推送提示,大大减轻看护者压力。像海马爸比、聚智科技、萤石、乐橙都推出了相应的单品。
 
  像宠物家庭是“安全+陪伴”需求旺盛。宠物摄像头产品已发展为需要高清观察、远程语音互动、自动投喂,可与智能喂食器联动、AI宠物行为识别、AI健康初步检测,通过行为或视觉分析异常状态以及丢宠寻回等功能。像小米和海雀的宠物摄像头在电商平台上销量成绩抢眼。
 
  数据采集的闭环应用
 
  除了功能上,家用安防设备的价值,也正在构建起“数据采集到智能分析再到价值应用”的闭环。
 
  安防设备可与照明、门锁、传感器、空调、窗帘、影音娱乐等设备无缝联动,实现诸如“离家一键布防并关闭电器”、“深夜起夜自动点亮路径灯”、“识别家人回家自动解除警戒并打开空调”等复杂、无感的场景化体验。
 
  此外,部分平台还可为用户生成周期性的“家庭活动报告”,如老人作息规律、宠物活跃度等,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家庭状态。且在用户充分授权和隐私保护前提下,数据可用于与智能家居保险、社区安保服务、紧急救援服务等联动响应。
 
  显而易见,中国家用安防设备如今已不仅仅是独立产品,而是日益成为智慧家庭生态系统的核心感知与执行枢纽,交互也从早期的手机App操控,发展为现今的语音控制、带屏设备触控、自动化场景触发、甚至结合体感和手势等,使得安全防护和看护服务在需要时能触手可及,在平时润物无声。
 
  结语
 
  时至今日,中国安防厂商早已不满足于“告知发生了什么”,而是致力于“理解这意味着什么”以及“能为用户做什么”。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家用安防在结合对本土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强大的产业链协同下,正向更智能、更贴心、更无感、更具价值的未来加速迈进。
关键词 家用安防摄像头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家用安防远不止于“看门”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