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类脑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在沪发起成立
2025年04月23日 08:56:11来源:中国信通院CAICT点击量:37984
导读联盟将深化国内与国际合作,推动技术、标准与人才互通,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类脑智能产业生态,为我国类脑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支撑,助力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2025年4月18日,类脑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发起成立仪式在上海召开。科学技术部五司副司长董琪、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甘小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与政策局副局长杨列勋,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杨浦区委书记薛侃、常务副区长尼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旭、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党委书记李冠宇等领导专家参加。
 
  类脑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由中国信通院牵头,联合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研究院等13家顶尖科研院所,以及中电海康、华为、灵汐科技、时识科技等24家龙头企业及创新主体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矩阵。联盟以“技术攻关、生态共建、应用示范”为宗旨,下设总体组、技术与标准工作组等六大专业机构,重点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标准预研、测试验证、应用示范等十大核心任务,涵盖类脑芯片研发、类脑算法创新、医疗机器人应用等全链条环节,致力于推动类脑智能关键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搭建数据共享与共性技术平台,加速大模型、汽车、机器人、医疗等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董琪表示,科技部将持续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统筹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布局,支持推动类脑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甘小斌强调,工信部将深化政策支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加速类脑智能在机器人、医疗、汽车等领域的示范应用,为“人工智能+”行动注入新动能。
 
  杨列勋表示,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积极支持神经形态计算、类脑芯片等关键研究领域,持续深化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强化青年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鼓励跨学科交叉研究。通过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等,支持加速类脑智能原始创新。
 
  屈炜表示,上海正在全面开展类脑智能产业全链条布局,加速推进相关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未来将在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的同时,持续探索变革性前沿技术,重点突破类脑智能软硬件系统,贯通"研发-验证-产业化"链条。
 
  李冠宇指出,联盟将聚焦技术标准、数据共享、测试验证等六大任务,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推动类脑智能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助力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
 
  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华为中央研究院类脑计算项目负责人廖健行等学术界及产业界专家围绕脑科学融合、数字孪生脑、类脑感算一体技术、医疗场景落地及类脑-具身智能交叉融合等前沿与产业化方向展开深度探讨。
 
  未来,联盟将深化国内与国际合作,推动技术、标准与人才互通,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类脑智能产业生态,为我国类脑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支撑,助力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战略制高点。当前联盟成员正持续招募中,热忱欢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界力量加入,携手在类脑智能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中共享机遇、共筑未来。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类脑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在沪发起成立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