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无线门禁系统技术分析

2010年10月18日 10:53$artinfo.Reprint点击量:1639

        无线门禁技术组成:1、高可靠的门控;无线信号正常时,用户在门锁处刷卡,门锁将读取卡片信号通过无线发送至天线扩展模块,天线扩展模块再将信号发送至无线门禁主控器,无线门禁主控器根据上层软件预置的信息来判断是否允许该卡开门。

        如果此刻上位机正常开启,则将刷卡信息实时传输到上位机系统,否则,将刷卡记录保存在本地,本地可保存300万条记录;当无线网络联接中断,门锁工作在离线状态,但不影响用户正常控制开门,此刻的刷卡记录保存在锁具内部,zui大可保存200条刷卡记录,在联网信号恢复正常后立即自动上传到主控器;主控器再上传至上位管理电脑。在某些情况(比如电池*没电或电路板损坏),可以采用机械钥匙应急开门。

  2、实时监测。实时监测门点通讯、电量、开关门、保险、刷卡信息等。门点电池低电量报警后仍能正常工作15天。系统支持电子地图功能,可直观监测每门点的信息。

  3、丰富的报警信息。当有异常刷卡、非法侵入、低电量、设备脱机、门未关好等,系统即报警。

  4、实时管理。

        · 开门权限管理。能够通过对卡片的*,不同级别的*卡可开启门的种类、数量及有效时间也随之改变,如有些卡可以开启所有的门,有些只能在时间开启的门;

  · 操作权限管理。能够通过对操作人员的*,不同的操作人员可操作的软件功能也不同,如系统管理员可对所有项目进行操作,而部门管理人员只能对本部门的信息进行查询与管理;

  · 统配备远程开门软件,可在PC上用热键快捷开门;

  · 中心管理采用B/S架构,用户客户端采用IE浏览器方式进入使用,无需安装任何软件,数据传输采用SSL加密;

  · 实时记录。所有的刷卡、进出门动作、报警及操作都以4W的格式(who、when、where、what,即谁在何时何地作了什么事情)保存在数据库中;

  · 查询及统计。能够查询及统计人员进出的原始记录,如人员姓名、工号、部门、职位等基本信息及进入的时间、地点与出门的时间等;进出记录实时采集。 并且能够查询及统计某个门某段时间进出人员的明细与某个人某段时间进出门的资料;

  · 全程数据加密;

  · 温度检测(火灾报警)。支持实时温度检测的锁具,支持异常温度报警;

  · 与BA联动。通过软件扩展,系统可实现和BA系统的联动。

         无线门禁系统安全性概述

  作为现代智能大楼,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很高,本系统有如下安全措施。

  动态密钥

  动态密钥的基本思想是在保持系统主密钥不变的情况下,无线门禁主控器与无线门锁每通讯一次,就使用本次通讯中产生的数据动态改写通讯密钥一次,以此来确保通讯密钥不断更新,从而不被破解。采用的数据可以为当前通讯时间、操作机具体标识或者无意义的随机数的组合。

  AES加密

  无线门禁主控器与无线门锁通讯数据采用AES加密。AES(The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用于加密电子数据的规范。它被预期能成为人们*的加密,包括金融、电信和政府数字信息的方法。DES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对称加密方式,主要应用于银行业中的电子资金转帐(EFT)领域,而AES是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旨在取代DES的21世纪的加密标准。

  异常数据报警

  在系统检测到有异常数据时,产生报警信号并发送到中心。如有人在使用穷举法破解密码,系统将在收到10个异常数据后开始发出报警信息。

  Ukey

  门禁服务器只有配有效Ukey服务器才能运行,系统密钥都和Ukey进行双重加密,欲破无线门禁密码还需破解Ukey的密码。安全等级等同于网上银行,用户可放心使用。

  无线门禁系统作为典型的物联网应用,将网络延伸到了每一个门点,使每一个门点都有智能感知的功能,同时具有安全、智能、节能、美观的优点。无线物联网门禁系统的建造,十分有利于提升大楼智能化及安全管理的需要,所有信息实时传输、所有刷卡开关门信息可追溯、所有报警信息可即时响应,同时还可实现与BA等其他系统的智能联动,其总体建设和使用成本较常规门禁更低,是联网门禁的革命性产品,也是离线式宾馆锁的升级换代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