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时事聚焦

新发产品更多
无废城市+新基建”考题来了,建筑垃圾如何“新生”?
2022年07月22日 08:59:18来源:环保在线点击量:37973
导读众所周知,建筑垃圾的处理需求较大,而我国建筑垃圾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及利用,造成了建筑垃圾极大的存量。随着堆存量的增大,建筑垃圾处理专业化需求产生,并逐渐与环保接轨,搭上资源化利用的快道。
  【智慧城市网 时事聚焦】预计2022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总收入将达79亿元,同比增长19.7%,专业人士如是预测。
 
  当前,新基建正在提速发展,建筑行业成为了受益领域之一。2022年7月8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低碳健康地产专业委员会获正式成立,并将在推动建立包含低碳地产、健康人居等业务范畴的完整低碳健康地产生态链,助力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有力推动房地产业、住房建筑业的低碳转型升级,为我国房地产业和住房建筑业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
 
  可以相信,我国走绿色建筑之路的通道更广、容错率更高。在此基础上,大量产生的建筑垃圾成了绿色改造的重点内容之一。众所周知,建筑垃圾的处理需求较大,而我国建筑垃圾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及利用,造成了建筑垃圾极大的存量。随着堆存量的增大,建筑垃圾处理专业化需求产生,并逐渐与环保接轨,搭上资源化利用的快道。
 
  近日山东在文件中表示,今年16个市将全部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也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列为了主要任务,并明确到2025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40%,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100%。
 
  建筑垃圾能处理、可利用,浙江桐乡已经完成470余吨建筑垃圾日产日清,从源头减量、动态监管、创新处置技术等多方面出发,推动着地方建筑垃圾资源再生,还有一座可年实现500万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绿色园区——青岛绿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园完成投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多了一条“青岛路子”……各地方经验很多,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评优”了吗?
 
  建筑垃圾利用水平仍待提高,2030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55%!
 
  二部门日前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再度规范建筑垃圾处理处置。文件提出,要推动绿色低碳改造,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比例的40%以上,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分级利用,到2030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55%。
 
  具体来看,2030年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损耗率要比2020年下降20%,新建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量不高于300吨/万平方米。主要措施包括:加强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管控、优先选用获得绿色建材认证标识的建材产品、使用木竹建材、提高预制构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等等。
 
  作为大宗固废之一,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提升水平还不够,为验证2030年可能达到的3300亿市场规模,谁能够率先将建筑“废料”合理、优质转化为“原料”将更有望突出重围,实现跳级式发展。
 
关键词 无废城市新基建建筑垃圾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无废城市+新基建”考题来了,建筑垃圾如何“新生”?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