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焦点新闻

新发产品更多
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让“舌尖安全”看得见
2020年11月03日 13:05:24来源:安防展览网点击量:56224
导读病从口入,守护好“舌尖安全”,需牢筑食品安全防护网。本文从安防的角度,看安防技术如何让“舌尖安全”看得见,实现食品来源和过程“可追溯”。
  【安防展览网 焦点新闻】近日,“上海盒马生鲜被检测出大肠杆菌菌落超标”、“马鞍山雨润食品生产的‘美味盐方’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福建永辉三明万达店的超市销售人员直接脚踩冻货上行走”、青岛查出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等关于食品卫生、安全的事件频频爆出,引发社会热议。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食品安全关乎于每一个人。病从口入,守护好“舌尖安全”,需牢筑食品安全防护网。本文从安防的角度,看安防技术如何让“舌尖安全”看得见,实现食品来源和过程“可追溯”。
 
  食品安全危害你了解吗?
 
  过去,我们常常以为吃了过期、夹生、不干净食物和垃圾食品才会造成了腹泻、食物中毒,危害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其实,食品安全危害不仅是食品中存在的生物(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化学(动、植物中天然存在的、人为有意添加的、无意带入的)和物理(如金属异物、玻璃、碎石等)的危害物质,而且还包括食品的存在状态(如烫的饮料)和过敏原(酒精的过敏)等。
 
  此外,在食品的加工、运输、再加工和零售的环节中,有害物质也会附着于食品上,直接或间接地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这些无处不在的食品安全危害,如何来避免呢?这就需要从根源抓起,从细小环节处入手,守护好食品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的每一个环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颁布了《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食品监管相关问题做了进一步规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政府和企业也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在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
 
  视频监控——实时关注食品健康状态
 
  *,食品从原产地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一条长长的供应链。这一链条上包括种植或饲养、生长、收割或宰杀、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由于环境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使食品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侵袭而造成污染。对此,食品工业内企业要建立起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强化食品安全“防火墙”。
 
  这时候,视频监控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安装利用视频监控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检索和显示历时图像等功能,对食视频监控设备对食品生产进行实时监控。其主要品生产、加工、流通等重点环节实现监控,同时可以对企业生产线进行远程监控,时刻保障食品原来从进入企业到成品销售的每一个步骤都在可以防控的范围内。其中,对于重要食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实施重点监控。
 
  此外,将大数据与视频监控融合,将后厨视频数据推送到“云”平台,监管部门和消费都可以使用手机APP或者公众号实时观看餐饮单位后厨情况,采用视频监控的方法,实现“明厨亮灶”,时刻保障食品安全,达到食品安全“可控”的效果。
 
  视频监控能帮助食品工业实现从传统监管到智慧监管,建立起以预防为主、层层监管、可视化责任溯源的信息化食品监管体系。
 
  RFID技术——食品的何去何从都知道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也落地于食品安全当中,并且针对不同环节,RFID技术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 生产环节:在视频生产种植基地的每一个品种设定一个标签,都有代表身份的标志,实现从种植到打包的整个环节进行初始信息的追溯,为后期产品溯源提供源头数据。
  2. 加工环节:从生产到加工环节,企业可以在原有RFID电子标签上根据需要读取和添加的必要信息,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标签查询到终端产品信息对事故后溯源追踪提供依据。
  3. 仓储环节:所有的食品都是有特定的保质期,特别是蔬菜类的时令食品,对保鲜冷藏环境要求较高,利用RFID技术能够掌握食品的入库日期和保鲜日期,加快盘点食物的速度,让消费者和企业能食用新鲜的食品。
  4. 运输环节:RFID技术在新鲜食品运输环节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在途货物的监控、跟踪及口岸检查,再把RFID技术和GPS结合起来,提供实时监控和跟踪服务;企业主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方便地知道自己的货物到达了什么区域。
  5. 销售环节:RFID电子标签能够对某些具有时效性的商品的有效期进行监控,如对某食品进行跟踪,一旦超过了有效期,标签就会发出报警。未来,相信RFID电子标签技术落地更加广泛,加速促进无人经济发展。
 
  基于RFID技术的追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食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跟踪、反馈、查询、存档和管理。消费者及监管部门可以高效、实时、便捷查询产品信息,全面监控各环节中的安全隐患,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评估和科学预警,一旦发现问题,能够根据溯源进行有效控制和召回,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传感器——监测食品存储、生产环境
 
  传统的食品运输和储藏靠冰块、温度计等保持食品新鲜和监测食品储存状态,当冰块融化或设备失效,加上人员无法实施监管和巡视,食品极容易腐烂或变质,食品安全就无从保障。
 
  基于食品对温度变化特别敏感的条件和运输和储藏中要严格控制温度的变化的需求,智能化的温湿度传感监测系统则能够对食品储存冷库和冷链车库内的温湿度状况,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和记录,有效防范储运过程中可能发生影响到食品安全和各类风险,确保储运过程的食品不变质,保证质量。
 
  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传感监测系统的数字化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水分等传感技术,实现对食品生产基地的环境气候监测,不仅大幅度降低人工巡查的工作量和成本,还能够对不安全状况提前预警,通过后台计算机轻松实现自动远程监测,全程保障食品的健康安全。
 
  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话题,食品安全检测的传感器不仅可以在食品检测设备中大显身手,还能集成到食品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设备上,也为食品安全编织一张“防护网”。
 
  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提高安全意识
 
  10月,黑龙江鸡西县“酸汤子”中毒致9人死亡的消息引起社会关注,现已查明罪魁祸首是米酵菌酸。那么,当食物新鲜、安全地来到我们的厨房时,接下来就需要我们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把食品安全后一环落实到位。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2.在超市购买新鲜和安全的食品时,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免在冰箱放置过久导致食物变质和腐烂;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食物要煮熟,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特别正值疫情防控期间,食品加热是重中之重;
  4.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结语:“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了国人的身体健康,为了建设和谐美好社会,希望政府、企业和经营主把好每一个食品运输关卡、加强食品监督,能让国人都吃上安全、健康、放心的食品为目标而共同努力。
关键词 食品安全视频监控RFID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让“舌尖安全”看得见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