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新发产品更多
我国机器人产业“十四五”将有哪些发展趋势?
2019年11月11日 09:34:55来源:中商情报网点击量:40771
导读“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市场保持增长。未来,机器人产业也将继续作为重要的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发展。下面来回顾我国机器人市场发展及“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前瞻。
  【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随着2020年临近,我国机器人“十三五”规划也将迎来收官之年。“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培育3家以上具有竞争力的,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
 
  “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市场保持增长。未来,机器人产业也将继续作为重要的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发展。下面来回顾我国机器人市场发展及“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前瞻。
 
  一、机器人行业回顾
 
  截止到目前,中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其中工业机器人连续多年成为大应用市场;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显著扩展。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在“机器人换人”大潮下,机器人消费市场快速扩大。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超70亿美元。随着技术不断提升、应用场景拓宽,预计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6.8亿美元;到2020年预计机器人市场规模接近100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从工业机器人来看,我国是工业机器人应用大国,行业迅猛发展,产量持续增长。2015年产量仅32996台。2017年突破13万台,提前三年实现了10万台产量的目标。2018年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47682台,同比增长4.6%,预计2019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将近20万台;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将近24万台。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起步相对较晚,部分产品还处于研发试验阶段。但随着技术不断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价格多层次符合多个消费群体需求,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如扫地机器人、导航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走入“寻常百姓家”,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服务机器人销售额超200亿元。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8年服务机器人市场销售额在241亿元左右,预计2019年将超270亿元,到2020年将超3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从布局来看,目前我国已形成多个机器人产业集群。根据我国行政和地理区划方式,结合机器人产业实地发展基础及特色,将全国划分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部和西部共六大区域。其中京津冀机器人产业主要发展集聚区有北京、唐山、保定以及天津;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为南京、无锡、上海、昆山以及常州等;珠三角地区则以广州、深圳、佛山以及东莞为主要集聚区;东北地区机器人产业以哈尔滨、沈阳、抚顺为主;中部地区有长沙、武汉、洛阳等;西部地区有成都、重庆以及西安三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我国机器人产业主要集聚区分布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二、“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前瞻
 
  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十四五”期间,我国机器人市场产业规模将持续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的年产量将翻倍,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份额提高。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扩大,加深与智能医疗、智慧家居、智能安防等领域的融合。同时,加快建立空间机器人、海洋机器人、基地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支撑平台。
 
  机器人企业竞争力加强。加快培育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一批,加强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同时,积极打造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以机器人产业园、机器人小镇的载体培育、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
 
  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提高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器的性能、精度、可靠性。进一步攻克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专用传感器,完善智能机器人硬件接口标准、软件接口协议标准以及安全使用标准。建立智能机器人标准体系和安全规则。
 
  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工业机器人速度、载荷、精度、自重比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研究复杂环境下机器人及机械手臂自主控制技术,加深工业机器人应用深度;扩大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医疗健康、家庭服务、*防暴、救灾救援、科学研究等领域的服务机器人技术水平接近水平。
 
  加强机器人标准框架体系研究。加快制定机器人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并形成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加快推动智能机器人及细分应用领域的行业协会和联盟制定相关标准。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原标题:“十三五”提前三年实现产量目标 浅析我国机器人产业“十四五”将有哪些发展趋势?)
关键词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我国机器人产业“十四五”将有哪些发展趋势?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