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智慧城市

新发产品更多
安全是发展“智慧城市”永恒的主题
2017年08月21日 11:10:36来源:通信世界网点击量:33132
导读根据国家相关部委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部署以及各地方政府的安排,到2017年底,我国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和在建智慧城市的城市数量将有望超过500个。
  【中国安防展览网 智慧城市】自美国IBM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以来,我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情不断高涨。根据国家相关部委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部署以及各地方政府的安排,到2017年底,我国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和在建智慧城市的城市数量将有望超过500个。预计“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建设将迎来重要的发展和机遇期,但是随着《网络安全法》的实施,国家应当认真反思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行中的安全问题。
 
  智慧城市的本质是“城市”,“智慧”这一特征必须反映城市的本质。一个城市的本质是一个五维空间集合体,即地理空间(地域)、能力空间(影响)、有序空间(组织)、人文空间(文化)、梯度空间(发展),是人、物、信息集中和交换的地方。随之,城市的五维空间与网络互联形成了基于“智慧”的五维空间。
 
  智慧城市的构建一定要遵循城市的本质和规律,使城市的五维空间更智慧、更便捷、更效率、更安全。如果“智慧”这一特征不能反映城市的本质,或者说脱离了城市的本质,这个“智慧”将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不但不能给城市增添“智慧”,反而将导致“智慧危机”。
 
  实际上,智慧城市的本质是一种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安全性的区域信息化发展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要综合体现5大融合体系:首先是建设广泛覆盖的信息通信网络,其次是具备深度互联的信息体系,再次是构建协同的信息共享机制,第四是实现信息的智能处理,后是拓展信息的开放应用。这5大体系能否协同一体化运行,重要的是构建完备的网络安全体系。
 
  2016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次明确提出要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指导意见》指出,新型智慧城市是以创新城市发展转型,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形态,也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系统工程。
 
  城市的核心是“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为主要目标,通过五大融合体系,实现实时在线、智能集成、互联互通、交互融合、数据驱动,拓展新空间,优化新治理,触达新生活,从而重构以人为核心的“人与服务、人与城市、人与社会、人与资源环境、人与未来关系的可持续化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通信技术以及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中的应用,人们个人信息与隐私的保护越来越被关注,近几年一连串的个人信息、数据安全泄密事件,给“智慧城市”蒙上了阴影。个人信息和数据背后隐藏着大量的经济与政治利益,尤其是通过数据整合、分析与挖掘,其所表现出的数据整合与控制力量已经远超以往,已经严重危及人们的个人隐私。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行中主要存在三大安全隐患。首先是信息核心技术缺失。多年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信息核心技术主要依赖于美国的“IOE”(IBM、Oracle、EMC),这种严重的“IOE”依赖症,可能存在一些不可控制的隐蔽信道和“后门”。其次是庞大的终端接入城市网络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庞大的智能终端设备和传感器接入城市的智慧网络,由此产生复杂的接入环境、多样化的接入方式,带来极其复杂的信息安全问题。后是大数据安全隐患尤为严重。智慧城市涵盖政务服务、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各个领域。云计服务和大数据应用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核心,而这些海量的大数据极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一旦出现数据泄露,后果将不堪设想。
 
  笔者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当根据《网络安全法》和《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重点对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行中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性进行审查。首先是产品和服务自身的安全风险,以及被非法控制、干扰和中断运行的风险;其次是产品及关键部件生产、测试、交付、技术支持过程中的供应链安全风险;再次是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利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便利条件非法收集、存储、处理、使用用户相关信息的风险;后是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利用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依赖,损害网络安全和用户利益的风险。
关键词 智慧城市大数据智能化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安全是发展“智慧城市”永恒的主题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