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国际新闻

新发产品更多
伦敦也曾疏解人口 首都圈崛起“智慧新城”
2017年08月07日 09:49:11来源:新华每日电讯14版点击量:35456
导读20世纪上半叶,英国政府就开始不断探索在伦敦周边建设新城来疏解首都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压力,终有34座新城拔地而起,如今这些城市中发展比较突出的正是米尔顿凯恩斯。
  【中国安防展览网 新闻】大规模城市化让亚洲、南美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核心城市承受了巨大的人口压力。而在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里,尽管城市化已达很高水平,但首都伦敦仍要面对人口和资源过度聚集带来的多方面挑战,因此英国政府多年来也致力于在首都经济圈内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城,分担人口压力、承接部分产业发展功能,同时作为推动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的试验田。
 
  20世纪上半叶,英国政府就开始不断探索在伦敦周边建设新城来疏解首都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压力,终有34座新城拔地而起,如今这些城市中发展比较突出的正是米尔顿凯恩斯。
 
  区位具有优势规划带来挑战
 
  米尔顿凯恩斯位于伦敦西北部、距离首都72公里。它位于剑桥、牛津两个大学城中间,形成一个“剑桥-米尔顿凯恩斯-牛津弧形地带”,聚集了大量科研人才和科技创新企业,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米尔顿凯恩斯从当初几个小村庄发展到如今人口近27万的城市,三分之一的就业来自知识密集型产业,高于英国全国平均水平,并且这个城市拥有的创业公司数量在英国排在前三。
 
  城市快速发展也带来不少挑战,一个焦点问题就是交通堵塞和尾气污染。导致这些问题的一大原因是上世纪60年代,该城市的早期规划就偏向于建立以车辆为核心的交通体系。
 
  探索智慧城市”,停车坐车便捷
 
  为缓解这些问题,据米尔顿凯恩斯市政议会负责未来发展战略的官员杰夫·斯内尔森介绍,该城市引入了“智慧城市”规划,鼓励公共交通出行、普及电动车等低排放交通工具的使用,提高出行效率,减少污染。
 
  据斯内尔森介绍,新规划下已推行了不少交通新措施:城区两万个公共停车空间上安装了智能感应器,能实时监控停车位使用情况,基于这些数据,市政当局已开始提供实时停车信息服务,当地居民利用智能手机上的专属应用就可随时查询目的地新停车信息;更多的传感器和监控装置会陆续在市区路面上安装,到2017年底,居民就可以利用手机应用查看实时交通情况,方便人们在出行前选择佳路段。
 
  可无线感应充电的电动公交车已开始在当地公交网络中运营,并且市政当局投资建设了大量电动车充电设施,这让2016年该市注册的电动车数量增长了3倍。
 
  另一方面,米尔顿凯恩斯在无人驾驶技术发展上也走在英国前列,目前已经在城区路面上测试无人驾驶公交载具,计划到2018年,在市中心运营40辆这类载具,届时当地居民就可随时利用它们快速抵达市中心任何地方。
 
  这都只是起步措施,对“智慧城市”的建设上尚无统一标准,各地都在探索阶段。然而无论“智慧城市”的概念如何变化,一个重要元素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万物互联”,而其前提是如何综合利用大量的数据。
 
  整合城市数据全民参与创新
 
  英国政府下属产业促进机构“未来城市技术创新中心”的信息技术官亚尔莫·埃斯凯利宁告诉记者,在下一波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中,城市本身需要扮演一个更主动的角色,让更多居民参与进来,并且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帮助和中小企业推出更具创新性的服务,比如以需求为导向的交通出行服务。
 
  米尔顿凯恩斯“智慧城市”规划的一个核心项目就是城市数据中心。这个由市政当局管理的数据中心每天会把来自各方面的海量数据汇总,这包括能源、交通、供水等关键部门的基础网络数据、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感应器数据(这包括天气、污染、停车等监控装置)、卫星数据、社交媒体以及相关的智能手机应用数据等。仅仅收集这些数据产生不了什么价值,因此这个数据中心采取了开放平台的政策。自2016年以来,在市政当局监管下,无论是个人和企业都能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获取这个数据中心汇总的匿名数据资源,用于教育、科研、开发新技术和服务方案来解决城市建设遇到的挑战。
 
  斯内尔森表示,这些数据能够为市政当局、企业甚至个人提供一个更深入的视角来审视整个城市的运作机制。这不但有利于当地的长期规划,也能帮助企业找到城市服务的“痛点”,设计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在商业上取得突破。
 
  比如结合这些数据资源,未来整个交通系统能变得高度自动化,无人驾驶车辆可自动根据路面情况调整路线、行驶速度、行车距离等,车与车之间实现互联并随时交换行驶数据,将拥堵和事故的发生率降至低,此时连信号灯都可去掉,人们能以短时间安全抵达目的地;借助大数据并结合智能电网和能源存储系统还能更管理能源供应,用户家中如装有太阳能发电设备而使用效率又不高,产生的电力用不完就会浪费,但在智能电网框架下,可根据全城的实时用电需求,将用户家中多余的电力反向输送给电网,这有助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降低用电成本。
 
  绿色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在许多国家加速推行,不同地区面对的挑战有所差异,但每个城市发展的终目标都是相同的——更好的环境和更高的公共服务效率。
 
  原标题 伦敦也曾疏解人口,首都圈崛起“智慧新城”
 
关键词 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伦敦也曾疏解人口 首都圈崛起“智慧新城”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