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新发产品更多
把握商机发展医疗养老 2030年国内养老产业破十万亿
2016年01月05日 09:40:39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点击量:17652
导读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通过网络摄像头与乌镇养老照料服务中心的老人视频通话,让智慧养老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养老产业的发展和“智慧养老”的概念产生让大家产生浓厚的兴趣。全国老龄办受国务院委托完成的《中国养老产业规划》提出,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的总产值要突破10万亿。
  【中国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随着“互联网+”队伍的日益壮大,养老行业也可以搭乘“互联网快车”,推出智慧养老新模式:通过搭建信息开放平台、开发适宜老年人的可穿戴设备等,不断发现和满足老年人需求,让互联网适应老年人的生活。一些身体不错、年龄不是太大的老年人甚至可以学习智能手机、上网购物,不仅可以撬动养老市场,创造新商机,更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实现“双赢”;而部分年纪较大、自理能力不强的老人,在寻找全职照料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解决,养老服务甚至能够像食品可追溯一样,让孩子能随时随地查看老人的情况,岂不是更放心、周全!如此智慧的养老服务,追本溯源要从哪儿说起呢?先从上个月的互联网大会来说吧!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通过网络摄像头与乌镇养老照料服务中心的老人视频通话,让智慧养老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养老产业的发展和“智慧养老”的概念产生让大家产生浓厚的兴趣。全国老龄办受国务院委托完成的《中国养老产业规划》提出,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的总产值要突破10万亿。养老服务业需求巨大,而不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需求不同,因此除了不断完善已有的养老模式,还可以创新一些新的养老模式。
 
  “互助式养老”就是一种颇具前景的新模式:老人或他们的子女们让老人们共同出资租房,合伙雇护工、雇厨师、雇司机……平素互帮互助,身体硬朗的照顾身体弱的,较年轻的照顾较老的。大家一起聊天,一起散步,一起外出旅游,既有生活上的帮助,也有精神上的交流,其乐也融融!养老服务虽然一直以来都是难题,但不难发现也催生了不少商机,多想些点子,适应不同老年人的需求,细分养老服务市场,“百花齐放”也是更好。
 
  我国养老产业需求凸显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近年来计划生育的实施,让城市大多数家庭越来越呈现“421”结构,越来越多家庭出现空巢老人现象,不少老人面临养老与医疗的双重需求。医院不能养老,家庭医生难进家,养老机构没医生,目前大部分需求通过医院专门设立的养老中心解决,但目前我国养老医院发展还远不能满足需求,近年来各省纷纷实施“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养老医院行业得到迅速发展。
 
  2010年底,全国各类收养性养老机构已达4万个,养老床位达314.9万张。2013中国养老床位数500多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25张,按照国务院《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到2015年,中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即养老床位总数约663万张。而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2.43亿,要达标准: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通常为40至50张,至少需要972万张床位,中国养老床位还空缺接近一半。预计将新增530多万需要特殊照料与医疗服务的老年人,场规模将达到8000多亿元,而通过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方面的养老医院市场规模就将达到6660亿元,养老医院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平均高于整个养老产业1.5个百分点。
 
  人口老龄化催生万亿市场
 
  中国养老产业起步较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尚不成熟。与此同时,当下中国人口结构变迁对社会治理提出新课题,迅速老龄化的现实使得“老有所养”面临巨大挑战。联合国人口预测数据显示,到2050年,在不考虑全面开放二胎情况下,中国将继日本、德国之后成为第三大老龄化国家,36.5%的中国人将在60岁以上。目前,我国大于60岁的老人数量已达2.15亿,约占总人口的15.76%。
 
  养老的压力也预示着中国养老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享受改革开放、房地产黄金十年两轮财富红利的高净值人群一代正在老去。根据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4-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左右,占GDP的比重将从8%左右增长到33%。政府也明确提出要把医疗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万亿元提升到8万亿元,即每年增长20%以上。
 
  此外,由于延迟退休、医改深化、消费升级、全面二孩等因素,大健康产业的融合整合也正加速,随之而来的市场将大得超乎想象。政策利好、需求升级,市场前景喜人,来自房企、医疗、险资、信托、电信运营商等各路资本都虎视眈眈,且频频布局。可以预见,医疗健康产业将新一轮经济发展浪潮,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健康保险、创新药,及互联网医疗等细分领域拔得*。
 
  “互联网+”推进中国“智慧养老”
 
  一般而言,智慧养老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以维护老年人生活的安全和健康。其核心在于用先进的管理和信息技术,比如传感器、移动通讯、云计算、WEB服务、智能数据处理等IT手段,从而将老年人、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甚至政府相关机构等紧密联系起来。这是一个不再被忽略的市场,里面孕育着诸多商机,同时,这更是关乎民生的话题,有诸多建设的示范意义。
 
  养老已经成为时下热门的话题,在“中国(海南)健康养老暨投融资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和养老行业从业者共同探讨了传统养老产业和“互联网+”结合后形成的全新商机。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闫青春说,当前我国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50%,大中城市达70%。从2015年到2035年,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从2.12亿人增加到4.18亿人。
 
  智慧医疗凸显医养结合产业链商机
 
  伴随“健康中国”战略的有序推进,医养融合是一大趋势。业内人士认为,“整个医养结合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只有通过一部分核心资源自建,有一些资源通过合作解决,这样我们才能达到管理的统一、服务的统一以及数据后台的统一。”医改专家也表示,互联网+将成为深化医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
 
  互联网+医疗养老,其重中之重是要解决专业化信息服务问题。电信运营商深耕智慧城市已久,必然、也必须将在打造智慧医疗方面大显身手。智慧医疗即是I.T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利用物联网新技术的导入,智慧医疗将改变目前医疗服务的现状、医院内外以及医患关系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医疗服务将会更加弹性与开放,医疗服务品质将持续提升。
 
  目前,有些互联网公司已经抢先布局医疗云端平台。例如,三开科技的“智慧养老云平台”服务通过对养老机构提供信息化运营管理服务,实现养老机构数字化、信息化升级。
 
  物联网技术的导入还将加速高精密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大型影像设备将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进一步释放市场。此外,医疗器械人性化、个性化、家庭便携化、操作傻瓜化是发展趋势。今年3月,科技部联合卫计委共同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重点专项试点工作,同时发布《数字诊断装备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据统计,医疗器械行业2014年终端规模约2556亿元,未来五年行业符合增速达15%,这也直观的说明了医疗器械在“健康中国”战略中将大显身手。
 
  结语:面对快速到来的老龄化,全社会养老、健康服务需求在不断增长,在社会养老机构容量有限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智慧养老”已经成为解决当前社会难题的方案之一。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对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需求,要做精细化的分析。需求分析越,养老服务业的产品就会越有针对性,才会有。
关键词 智慧养老商机智慧医疗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把握商机发展医疗养老 2030年国内养老产业破十万亿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