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新发产品更多
数据表明:近7成公司正在或计划使用IOT技术
2016年01月05日 14:54:55来源:雷锋网点击量:17236
导读在范围内,物联网都是BYOD(BringYourOwnDevice)大趋势下火的一个组成要素。国外研究机构TechPro近期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目前已有67%的公司要么是已经在使用物联网设备,要么计划在明年使用它们。许多人都将这些物联网设备纳入了公司的BYOD计划之中。
  【中国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 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这就是物联网!在范围内,物联网都是BYOD(BringYourOwnDevice)大趋势下火的一个组成要素。国外研究机构TechPro近期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目前已有67%的公司要么是已经在使用物联网设备,要么计划在明年使用它们。许多人都将这些物联网设备纳入了公司的BYOD计划之中。

 

所谓BYOD就是指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这些设备包括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等,在多数情况下更多指的是手机或平板这样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通过BYOD可以允许员工无论在机场、酒店还是咖啡厅都能登录公司邮箱或是在线办公系统,而不再受时间、地点、设备、人员、网络环境的限制。

BYOD是大势所趋,大多数的公司现在都允许员工将自己的设备带入工作场所。目前,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之间的界限正被逐渐模糊,而这也使得两者的概念变得更加复杂,更多的设备能够灵活的加入到物联网之中。

这项新的研究内容主要针对BYOD新的发展趋势、可穿戴设备目前的现状以及物联网在企业间的发展变化等开展。整体而言,可以囊括为三个词:策略性、安全性和满意度。

其中包括四大项内容:

客户对于BYOD、可穿戴设备和企业内物联网铺设的满意度

如何管控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如何更好的将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融入BYOD计划

正在使用BYOD、物联网和可穿戴物联网设备的企业

 BYOD的好处
  
早在2013年初,TechPro就开始着手对BYOD和可穿戴设备在企业内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因此可以与前几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参照。


这项关于BYOD、可穿戴设备以及物联网的调查报告显示,有59%的组织计划使用BYOD,13%的组织正在使用BYOD。BYOD在制造业和教育领域的组织间应用较为广泛,规模较小的组织(员工数不超过50名的组织)相比于大的组织来说更加倾向于使用BYOD。

将这些数据与去年的数据做对比之后不难发现,使用BYOD的企业在这一年里几乎没有增多。不过,就小企业而言,62%的占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该项研究报告也显示出了BYOD一些潜在的好处:例如降低了企业的设备成本、减少设备所需支持和服务的计划等。员工也往往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的设备来办公,他们更喜欢灵活选择自己的设备来工作。

另一方面,可穿戴领域也新增了许多新的概念,例如一直非常流行的健康监测手环和智能手表。而现在,可穿戴设备领域中又加上了一个“物联网设备”,这使得可穿戴设备有潜力改变BYOD设备单一化的现状,使得BYOD向多元化发展。这或许能够为BYOD带来一个新的增长点,但与此同时,如果物联网设备的安全管控不当的话将会有更大的隐患。

公司允许使用可穿戴设备


Scott Matteson在Tech Pro的调查报告中写道:“可穿戴设备这一行业虽然发展缓慢,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近一半的受访者都在使用中或是打算在明年选购一款。”

虽然大多数的受访者(52%的人)表示,他们没有兴趣使用或是计划使用可穿戴设备,但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占有率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从7%上升到了12%,而且现在更多的公司都开始计划去使用它们。

在去年,71%的人表示他们没有任何兴趣,而今年这个数字降到了52%。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说明了其中一些人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好奇心已经在增加。

调查发现,目前已经有24%的企业正在使用可穿戴设备,而且还有23%的企业打算使用可穿戴设备。这些企业所使用的三种常见的可穿戴设备是——智能手表、智能检测设备或头戴显示器。

物联网越来越受欢迎


有32%的企业都在使用物联网设备,还有35%的企业打算使用物联网设备。监控装置、RFID无线射频芯片和生成控件是常见的三种物联网设备的使用方式。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公司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数据表明:近7成公司正在或计划使用IOT技术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