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海辉:提升技术 破解制造业“双向挤压”
2015年11月10日 18:07:31来源:乐智网点击量:11163
导读2015年10月15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在青岛开幕。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2015年10月15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在青岛开幕。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0多个省份的300余位各界精英和代表围绕“互联网时代工业变革之路”的大会主题,深入沟通、充分交流,积极探讨互联网大潮之下的工业化转型之路。中国本土大的IT服务提供商Pactera(以下简称:文思海辉)指出,从来看,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制造业又一次成为经济竞争的聚焦点。我国制造业正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升级技术,掌握核心竞争力,加紧战略部署,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的特点是互联网比较发达,制造业总体大而不强,与发达国家基本完成工业3.0相比,我国绝大多数制造企业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领域仍然处在2.0向3.0过渡、甚至处在2.0以下的阶段。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我国的互联网工业转型实践,尤其要注重运用开源、开放、共创、共享的互联网思维,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商业模式。对此,文思海辉早在青岛设立大型分支机构,以研发为主要业务,积极支持制造业客户进行转型升级。
据主办方介绍,大会分还发布了由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瑞士等企业对世界互联网工业的共识:一是深化务实合作,融合创新发展;二是建立创新联盟,发挥智库作用;三是转变发展视角,强化全民体验;四是创新业态模式,带动产业升级;五是构建开放生态,实现共创共赢;六是加强体系建设,完善制度标准。
据介绍,今年9月底,我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明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以及23个重点发展方向。继“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 ”之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历史性的汇合。尽管“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起点不同,范围有别,但彼此各有所长,殊途同归。
据悉,工业4.0这一概念源于德国,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未来项目之一,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中国制造2025》则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同样是我国产业转型和革新的国家战略。工业4.0所涉范围较广,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是其三大主题。机器人产业、3D打印等创新型技术革新,将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开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