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联网医疗进入发展新阶段
2015年11月10日 17:46:05来源:物联网资讯评论点击量:11564
导读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物联网医疗专业委员会今天在安徽芜湖成立,这一国内以医师为主、企业为辅的物联网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物联网医疗专业委员会今天在安徽芜湖成立,这一国内以医师为主、企业为辅的物联网医疗专业委员会,将进一步推动三级联动的物联网医学模式,有望将目前医院之间、医师之间水平不一的看病模式,改为标准的现代化流水作业系统,有助推动我国分级诊疗和质量控制。
据了解,物联网医疗,是把多种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医疗行业的设备中,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医院、患者与医疗设备的整合。通过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三大基本流程和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指挥调度、技术管理、安全隐私、远程维保、在线升级、领导桌面、统计决策等功能,全时空管理和协调网络内医生、患者和医疗设备,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我国慢性病占全部疾病的80%以上,且有很高病死率,加上世界上庞大的老年人口,给保健和医疗造成严重负担。从事八年物联网医学研究的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介绍说,由于我国大小医院之间资源和医师经验的差异,致使小医院存在设备覆盖率低、技术掌握度低和认可度低的“三低”现状,仍会有大量患者涌到大医院求医问药,引发看病难、入院难的“二难”困境。同时由于大医院患者多,又引发专家诊疗时预防差、保健差、管理差和康复差的“四差”缺陷。为此,解决“三低、二难和四差”的问题有利于推行分级诊疗,也是提升区域、全国甚至发展中国家医疗保健水平的迫切需求。物联网医学的出现恰逢其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平台。
白春学教授表示,物联网医学可以通过其理论和技术建立三级联动的平台,实现大小医院医师、患者与医疗设备的整合,克服资源和医师经验的差别,解决小医院“三低”现状。通过三级联动物联网医学平台,患者可在大医院确诊、评估和制定诊疗方案,由社区医师和大医院专家共同管理诊疗,从根本上消除“三低、二难和四差”问题。
另据了解,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充分重视物联网医学及其相关领域,美国《创新战略(2011)》将卫生医疗保健领域的信息技术利用作为创新的六大优先领域之一。英国全面推广通过物联网技术帮助人们管理自身健康的示范项目。日本在2013年提出的新信息化发展战略将医疗健康信息技术作为重点领域。英国应用这一技术后社区门诊量减少了40%,美国也有大量成功的案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