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网 政策法规】近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数据局联合印发《浙江省智慧旅游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智慧旅游产业体系逐渐完备,产品业态更加丰富,服务效能全面提升,营销模式创新发展,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保障更加完善,走出一条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智慧旅游发展之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智慧旅游已成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先行省份,浙江省在智慧旅游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浙江省智慧旅游建设始于2010年左右,经过十余年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智慧旅游体系。截至2022年,全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智慧化覆盖率达95%,3A级景区覆盖率达80%以上。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先后入选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浙江省已实现重点旅游区域5G网络全覆盖,建成旅游
大数据中心和多个区域性旅游云平台。在服务应用层面,"浙里好玩"等智慧旅游平台整合了全省90%以上的旅游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疫情期间推出的"预约旅游"系统,有效保障了景区安全有序运营。
浙江省智慧旅游发展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形成多元参与格局;二是数字技术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创新服务模式;三是注重用户体验,提升服务品质。这些特点使浙江智慧旅游发展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浙江省在智慧旅游发展中探索出多种创新模式。首先是"政府+企业+平台"的协同推进模式。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设立专项资金,同时引入阿里巴巴、网易等科技企业参与建设,形成了政企协作的良好生态。
其次是"城市大脑+旅游应用"的智慧治理模式。杭州城市大脑旅游系统整合交通、公安等30多个部门数据,实现旅游客流精准预测和应急管理。这一模式大幅提升了城市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再次是"互联网+文旅"的产业融合模式。乌镇景区通过数字化改造,将传统水乡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打造出"互联网大会+智慧旅游"的特色品牌。这种模式有效促进了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
最后是"大数据+精准营销"的
智慧服务模式。舟山市通过分析游客数据,推出个性化旅游线路和产品,显著提高了游客满意度和消费水平。这一模式为旅游精准营销提供了新思路。
浙江省智慧旅游发展实践表明,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政府引导、科技赋能和产业融合,浙江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智慧旅游发展路径。未来,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智慧旅游将为游客带来更便捷、更智能的体验,为旅游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浙江省的经验为全国智慧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其创新实践将继续引领行业变革。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