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V7*1控制电缆每米价格
KVV7*1控制电缆每米价格
适用范围
系统
本产品适用于工频交流额定电压0.45/0.75kV及以下自动控制、监视回路、保护线路等系统。
场合
固定敷设在冶金、电力、建筑等行业的室内等要求阻燃的场合。
产品特点
本产品阻燃级别为阻燃C类,生产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易于加工制造。
符合标准
中缆规范号
ZL01TM003743.1-2012【ZC-KVV 0.45/0.75kV】
执行标准
GB/T9330-2008 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附加标准
GB/T19666-2005
使用特性
额定电压
工频交流额定电压为0.45/0.75kV,使用交流系统高高电压应不超过1.0kV。
工作温度
电缆导体*允许高高⼯作温度为70℃;短路时,电缆导体的高高温度不超过160℃,持续时间不超过5S。
环境温度
低工作环境温度-15℃。
敷设温度
电缆的敷设温度应不低于0℃。
弯曲半径
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
敷设落差
敷设时,不受落差限制。
产品标识
线芯
电缆芯数 优先选用的颜色
2无优先选用色谱。
3浅绿色、棕色、或是浅蓝色,黑色,棕色。
4浅蓝色、黑色、棕色,或是浅蓝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
5浅蓝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或是浅蓝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黑色或棕色。(提示:制造商可依据实际情况对颜高高谱进行编辑)
数字标识
2、从电线电缆结构分析
2.1铜的催化老化是橡皮发粘的重要原因
前苏联电缆科学研究院试验证明:硫化过程中铜从与橡胶接触处渗入到绝缘橡胶中,1.0-2.0mm厚度的绝缘橡皮含铜 0.009-0.0027%。*,微量铜对橡皮有*的破坏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重金属对橡胶的催化老化。在绝缘硫化过程中,秋兰姆析出若干游离硫与铜反应,形成活性含铜基团:CH3│CH2-CH-C-CH2-││SS││CuCu在老化时,较弱的-S-S-键断裂,形成活性含铜基:Cu- S-,它与橡胶作用,同时与氧作用,破坏橡胶的长键分子,使橡胶变软变粘,是低分子链的组合。法国橡胶研究院研究发粘重现问题时也指出:如果橡胶中含有有害的金属,如:铜、锰等重金属盐类,那么不管促进剂的种类,均会发生橡胶发粘现象。
2.2橡套电缆中硫磺向绝缘橡皮和铜线表面的迁移
前苏联科学家应用放射性同位素证实了电缆护套橡胶中硫扩散的可能性。以天然橡胶为基的硫化胶中,在130-150℃的温度下,游离硫的扩散系数约为 10-6cm2/s。连续硫化的生产厂,硫化护套橡胶时,温度在185-200℃之间,这个扩散的系数就更大。由于橡套游离硫的扩散,改变了秋兰姆橡胶的结构,可能形成多硫键。这些多硫化合物通过化学分解和化合实现迁移,即"化学扩散"。由于迁移的结果,不仅可改变绝缘橡皮的结构,降低其耐热性,而且硫与铜表面反应,形成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导致铜线发黑。反过来,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加速橡胶的老化,又导致发粘现象的发生。
十世纪五十年代,橡胶绝缘均采用天然胶和丁苯胶并用配方。由于绝缘橡皮直接与铜线接触,所以就不能直接使用硫磺作硫化剂,即使用很少的硫磺也会使铜线发黑。必须使用一些能够分解出游离硫的化合物,如前面提到过的促进剂TMTD、硫化剂VA-7,同时还要配合一些硫化促进剂来提高硫化速度和硫化程度,确保绝缘橡皮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但从绝缘橡皮的弹性、强力和*变形看,都不如加有硫磺的橡皮(如果不考虑铜丝发黑的话)。几十年的实践已经证实TMTD无法解决铜丝的发黑问题。另外,绝缘橡皮要有各种颜色,红、蓝、黄、绿、黑是基本颜色,这些颜色的出现也会促使橡皮发粘和铜丝发黑。配方中的主要填充剂是轻质碳酸钙和*,由于价格的关系,有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用价格特别便宜的碳酸钙和*,这些填充剂粒子粗、游离碱的含量大、杂质多,所以物理机械性能比较差,电性能不好,还容易造成铜丝发黑。还有的厂用活性超细碳酸钙来提高绝缘橡皮的物理机械性能,而活性钙多数是用硬脂酸来处理的,这种酸也是促使铜丝发黑的原因。硫化剂VA-7的使用,可以改善铜丝发黑,但由于硫化程度不够,橡皮的*变形大,会造成橡皮发粘。特别是加入促进剂ZDC 以后,提高了硫化速度,为了防止焦烧,还要加入促进剂DM来延缓焦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