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电线电缆常识问答

2014年07月24日 23:41天津市电缆总厂橡塑电缆厂点击量:2679

  1、电缆外护层的作用是什么?
  
  答:保护内护层不受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增强机械强度。
  
  2、室外电缆沟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电缆沟上部应比地面稍高,加盖用混凝土制作的盖板,电缆应平敷在支架上,有良好的排水管。
  
  3、电缆内护层的作用是什么?
  
  答;使绝缘层不会与水、空气或其他物体接触,防止绝缘受潮和绝缘层不受机械伤害。
  
  4、使用*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使用前,一定要检查绝缘柄的绝缘是否完好无损,使用时不可用*剪切超过规格所允许的金属线材,并禁止用*代替锤子敲打工具,以免损坏。
  
  5、什么叫绝缘强度?
  
  答:绝缘物质在电场中,当电场强度增大到某一极*就会被击穿,这个导致绝缘击穿的电场强度称为绝缘强度。
  
  6、对电缆导体连接点的机械强度有何要求?
  
  答:连接点的机械强度,一般低于电缆导体本身的抗拉强度,对于固定敷设的电力电缆,其连接点的抗拉强度要求不低于导体本身抗拉强度的60%。
  
  7、电力电缆的绝缘层材料应具备哪些主要性能?
  
  答;应具备下列主要性能:
  
  (1)高的击穿强度;
  
  (2)低的介质损耗;
  
  (3)相当高的绝缘电阻;
  
  (4)优良的耐放电性能;
  
  (5)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机械强度;
  
  (6)绝缘性能长期稳定。
  
  8、机械敷设电缆时,牵引强度有何规定?
  
  答:对于铜芯电缆,当牵引头部时,允许牵引强度为70N/cm;对于铝芯电缆,当牵引头部时,允许牵引强度为40N/cm;若利用钢丝网套牵引时,铅护套电缆允许强度为10N/cm;铅护套电缆为40N/cm。
  
  9、对电缆保护管有何规定?
  
  答:(1)电缆需要穿保护管敷设时,管子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混凝土管、陶土管、石棉、水泥管的内径不应小于100mm;
  
  (2)电缆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所穿入电缆弯曲半径的规定;
  
  (3)每根管子zui多不应超过三个弯头,直角弯不应多于2个。
  
  10、如何测量电缆护套的外径?
  
  答:在护套圆周上均匀分布的五点处,测量护套外径和其平均值,其平均外径既为护套的外径。
  
  11、不同截面的铜芯电缆如何连接?
  
  答:不同截面的铜芯电缆连接,可采用开口弱背铜接管,以锡焊法连接,也可用纯铜棒按不同的截面要求连接成铜接管,以压接法连接。
  
  12、简述10KV交联电缆热缩式制作户内终端头的过程?
  
  答;(1)准备阶段:检查热缩电缆附件是否齐备,型号是否相配,检查并确认电缆有无潮气后,检查电缆。
  
  (2)切除多余电缆,根据现场情况决定电缆长度。
  
  (3)剥除护层。
  
  (4)焊接接地线,将接地线焊接在钢带上。
  
  (5)填充三叉口及绕包密封胶。
  
  (6)安装三芯分支护套,将护套套入根部,从中部开始收缩,先往根部,再往指部。
  
  (7)剥铜带和外半导电层,剥切三芯分支套口20mm以上的铜带,严禁损伤主绝缘,清除干净半导电层。
  
  (8)安装应力管,管口端部分支套对接后热缩。
  
  (9)安装接线端子。
  
  (10)安装绝缘管。
  
  (11)安装密封管。
  
  (12)核相后安装相色管。
  
  13、户内、户外预制式终端安装步骤有哪些?
  
  答:(1)将电缆按预定位置就位、固定、清洁表面,参照说明书剥除外护套,如有特殊需要,外护套剥切长度可调整,分别由铜带、外护套铠装引出2组地线。
  
  (2)由外护套口向上量取需要尺寸,切除多余电缆,套入热缩三指套至三叉口根部由中间加热收缩,由指套上口向上量取规定尺寸(35kv为350~380mm)。去掉多余铜带(保留20mm),再保留半导体预定位置,压接出线端子密封。
  
  14、电线电缆的应用主要分为三大类:
  
  1、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采用的电线电缆产品主要有架空裸电线、汇流排(母线)、电力电缆(塑料线缆、油纸力缆(基本被塑料电力电缆代替)、橡套线缆、架空绝缘电缆)、分支电缆(取代部分母线)、电磁线以及电力设备用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等。
  
  2、信息传输系统
  
  用于信息传输系统的电线电缆主要有市话电缆、电视电缆、电子线缆、射频电缆、光纤缆、数据电缆、电磁线、电力通讯或其他复合电缆等。
  
  3、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系统
  
  此部分除架空裸电线外几乎其他所有产品均有应用,但主要是电力电缆、电磁线、数据电缆、仪器仪表线缆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