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详解静电的危害是如何形成的

2014年03月11日 09:05东莞市鑫力达防静电制品有限公司点击量:389

  产生并积累起足够的静电,形成了“危险的静电源”,以至局部电场强度达到或超过周围介质的击穿场强,发生静电放电;
  
  危险静电源存在的场所有易燃易爆气体混合物并达到爆炸极限,或有电火工品、火*之类爆炸危险品,或有静电敏感器件及电子装置等静电易爆、易损物质;
  
  危险静电源与静电易爆、易损物质之间能够形成能量耦合并且ESD能量等于或大于前者zui小点火能或静电敏感度。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其中一个不成立,就不会有静电危害发生。
  
  电子器件静电放电的损伤模型
  
  • 人体带电模型(HBM)
  
  • 器件带电模型(CDM)
  
  • 电场感应模型(FIM)
  
  电子器件静电损伤失效模式
  
  • 实发性*失效;
  
  • 潜在性缓慢失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