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7月10日 10:45昆山汉吉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点击量:6
AS500带振动和红外功能的激光对中仪是集轴对中校准、振动分析、红外热成像于一体的多功能检测设备,主要用于工业旋转机械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以下从核心功能、应用价值、典型场景等方面展开说明:
一、核心功能与技术优势
1. 激光轴对中校准 —— 高精度定位机械轴心
原理:通过线激光发射技术和高分辨率 CCD 传感器(如 1μm 精度),测量旋转设备(如电机、泵、风机)的轴偏差,实时显示水平 / 垂直方向的偏移量和角度偏差,指导调整垫片或地脚螺栓,确保轴系对中精度。
特点:
支持手动 / 自动对中模式,三步法快速校准(测量 - 分析 - 调整),适配不同转速设备的公差标准。
配备数字倾角仪(0.1° 精度),通过颜色指示偏差范围,操作直观。
具备软脚检查、冷态预置偏差补偿功能,适应设备运行时的热膨胀等动态变化。
2. 振动分析 —— 诊断机械结构故障
原理:通过 ICP/IEPE 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机械振动信号,分析时域波形、FFT 频谱(速度 / 加速度),诊断旋转部件的异常。
核心应用:
识别不对中、不平衡、轴承故障、松动、润滑不良等常见问题。
实时显示振动速度(mm/s)、加速度(g)、温度值,结合 BALISHOOTER® 等软件自动生成故障诊断报告。
支持 “机械听诊” 模式(耳机输出),辅助判断异响来源。
3. 红外热成像 —— 可视化温度异常
原理:通过 FLIR 等红外热像仪(如 160×120 像素)拍摄设备热图像,测温范围 - 10℃~400℃,识别过热区域。
核心价值:
在对中前后对比热图像,判断因不对中导致的轴承、联轴器过热,或电机负载不均等问题。
检测电气接头、管道阀门等非旋转部件的热缺陷(如接触不良、堵塞),扩展设备监测范围。
支持铁红、彩虹等多种热像模式,温度单位可切换,便于数据记录和分析。
二、工业应用场景与价值
1. 旋转机械维护 —— 从对中到故障预警
场景:电机与泵组的轴对中校准、风机叶轮不平衡检测、压缩机轴承状态监测。
价值:
减少因不对中导致的机械磨损、振动噪音和能耗损失(据统计,不对中可导致设备寿命缩短 50% 以上)。
通过振动 + 红外复合检测,提前发现轴承过热、润滑失效等潜在故障,避免突发停机。
2. 预测性维护(PdM)—— 多维度数据融合
场景: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连续生产行业的设备集群监测。
价值:
利用激光对中记录设备安装基准,振动分析追踪运行状态,红外热成像捕捉温度异常,形成 “安装 - 运行 - 故障” 全周期数据链。
内置 1000 组文件存储和 USB 输出功能,支持 PC 端报告编辑,为设备维护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3. 复杂工况适应性 —— 抗干扰与便携性
场景:高振动环境(如破碎机)、高温区域(如窑炉周边)的设备检测。
特点:
振动干扰补偿技术确保测量精度,IP54 防护等级适应粉尘、潮湿环境。
手持设备轻量化(700g),锂电池续航 8 小时,支持现场快速部署。
三、典型应用案例
案例 1:水泵机组故障排查
某污水处理厂水泵振动异常,通过激光对中发现轴偏移量超过 0.5mm,同时红外热成像显示联轴器处温度比正常值高 15℃,振动频谱分析确认存在 2 倍频异常(典型不对中特征),校准后振动值下降 70%,温度恢复正常。
案例 2:电机轴承早期预警
在电机定期检测中,振动分析显示 10-1000Hz 频段加速度值超标(1.2g),红外热像仪发现轴承端盖温度达 85℃(正常 < 60℃),结合 FFT 频谱中的高频冲击信号,判断轴承滚道磨损,提前更换避免了转子扫膛事故。
四、总结:一体化检测的核心优势
带振动和红外的激光对中仪突破了传统对中工具的单一功能局限,通过 “几何对中 + 振动诊断 + 热缺陷识别” 的三维检测模式,实现了:
效率提升:一次检测覆盖多种故障类型,减少重复作业;
精度升级:激光微米级对中 + 振动频谱分析 + 红外热像可视化,定位故障更精准;
成本节约:提前预警故障,降低停机损失和维修成本,适用于对设备可靠性要求高的工业场景。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