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5月16日 10:34福建北峰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点击量:10
在应急抢险、野外作业、复杂场景通信保障中,传统网络依赖基础设施的特性常导致 "断网即失联" 的困境。北峰通信基于前沿无线自组网技术,利用BF-TR925便携式自组网设备,以 "去中心化架构、全域无缝互联、智能抗毁自愈" 三大核心优势,为恶劣环境下的应急通信搭建全天候畅通的信息桥梁。系统集成轻量化背负式终端、车载/机载移动基站、固定式中继节点,支持多形态设备混合组网,实现 "即开即用、随动随联" 的通信保障能力。
灾害应急:断网环境下的生命信息通道
当台风、地震、洪水等灾害引发 "断路、断电、断网" 三断危机时,北峰 TR925 自组网设备可快速构建独立通信网络。
固定组网模式:将中继基站部署于灾区高层建筑顶、山区制高点,单基站覆盖半径可达 80 公里,通过 Mesh 网状互联形成广域通信覆盖,为指挥部提供语音集群、数据传输、视频回传等基础通信服务。
移动组网模式:救援人员携带轻量化背负式基站深入灾区,设备自动识别周边节点并建立动态链路,支持 300 台终端同时接入。车载基站可伴随救援车队移动,在行进中形成 "通信走廊",确保现场指挥与后方调度实时同步。
野外作业:无公网区域的可靠通信保障
在森林灭火、电力抢修、地质勘探等野外场景,北峰TR925同样展现强的环境适应力:
动态拓扑自愈:当基站位置变化(如无人机挂载基站空中巡航、人员携带基站徒步转移),网络自动重构链路,保障通信零中断。单节点故障时,周边设备秒级响应并接管通信任务,抗毁性提升 40%。
多模融合能力:支持 PDT/DMR/ 模拟多制式互通,兼容现有对讲设备,可与卫星电话、公网终端无缝对接,解决多品牌设备协同难题。在森林灭火中,空中无人机基站、地面车载基站、单兵终端形成立体通信网,实现火场态势实时回传与资源精准调配。
复杂环境:信号盲区的穿透式覆盖
针对高楼大厦、地下隧道、矿井等复杂场景的信号盲区问题,TR925 提供灵活部署方案:
室内快速组网:救援人员携带便携式基站进入建筑内部,设备自动识别墙体结构并优化信号路径,在 3 分钟内完成 5 层楼深度覆盖,解决 "进楼即失联" 痛点。基站间通过 2.4G/5.8G 双频通信,穿透混凝土墙体损耗降低 30%。
立体协同通信:在隧道抢险中,入口处部署车载中继基站作为核心节点,洞内救援人员携带单兵基站形成分布式子网,无人机搭载微型基站在空中巡航补盲,构建 "空 - 地 - 内" 三维通信网络,确保隧道内 2 公里范围内语音清晰、数据稳定。
作为应急通信领域的深耕者,北峰通信将持续推进 TR925 系统的场景化迭代,开发适配无人机机巢、特种车辆的嵌入式通信模块,推动 "设备即节点、场景即网络" 的全域通信生态建设。未来,北峰 TR925 自组网设备将深度融入智慧城市应急体系,为自然灾害应对、公共安全保障、重大活动护航提供更智能、更可靠的通信支撑,让应急指挥 "看得见、叫得通、调得动",为生命救援争取黄金时间。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