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5月09日 11:15浙江赛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点击量:25
#PTP#、White Rabbit和光纤同步等新型纳秒级、亚纳秒级同步技术兴起,#NTP#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退出历史舞台?
#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NTP)作为通过分组交换实现跨网络时钟同步的核心协议,其设计精髓在于解决数据网络时延不稳定性问题,确保分布式系统与UTC世界协调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保持精准同步。
NTP协议自1985年由特拉华大学David L Mills教授在RFC-958中确立基础架构,历经四代演进至今(NTPv4)仍保持强大生命力,成为目前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互联网基础协议之一。
依托分层时间服务器架构,NTP通过接收原子钟、卫星等时钟基准源,能够为各行业提供高精度时间同步服务。这种精确的时序能力使其在数字录音、广播电台、计算机互联、数字金融、文件协作和智能电网等领域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然而随着各领域对时钟同步精度要求的拔高,时钟同步技术生态朝着更多元化发展。PTP、White Rabbit和光纤同步等这些更高精度、可达到纳秒级甚至亚纳秒级的技术不断涌现,那么NTP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NTP所具备生命力,创造力和架构基础使之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上存在无限的延延伸。
NTP协议历经数十年演进仍能保持技术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架构蕴含的核心优势:分层部署模式具备天然的可扩展性,兼容IPv4/IPv6的双栈支持确保技术延续性,跨时代兼容64位时间戳与128位日期戳双模式并行,轻量化协议特征适配物联网设备需求......
NTP这种在精确性、普适性、经济性之间的精妙平衡,使NTP持续在能源电力、工业控制、企业网络等场景占据优势地位。
虽然新型技术能够实现更高精度的同步,但同时存在众多局限性。例如:PTP和光纤同步的高成本与部署的复杂度使其难以渗透到普通企业网络,White Rabbit依赖于特定光纤拓扑,适用场景高度专业化,也难以大规模推广。
所以,对于非实时性要求的大规模网络,无需专用硬件,部署简单且成本低的NTP,仍是性价比的解。
因此,就目前而言,NTP不会因新兴技术的兴起而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与之形成技术互补,共同构建多层次时间同步生态。
传统NTP时间戳是采用软件的中断处理来进行打戳的,打戳精度受线程和系统的影响,在软件处理优先等级高的设计下,其精度通常在百微秒级。
为提升NTP同步精度、保持授时稳定性,赛思在NTP时间戳上采用专有硬件逻辑设计打戳,使NTP的时间戳的精度达到纳秒量级,在采用专有NTP网络时,NTP的授时精度可以达到百纳秒。
同时,NTP作为当前仍在普遍使用的高危网络协议之一。攻击者可通过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信流量,伪造并篡改NTP时间戳数据,从而任意设定目标系统的时钟时间与日期。
为解决NTP时间同步安全层面的困扰,赛思做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和安全防护,如传送时间戳和重放检测;消息摘要保护数据包的完整性检测;Autokey模型自动分发对称摘要密钥的保护措施;MD5 身份验证;网络黑名单;基于Autokey模型的NTP协议序列的保护措施;限制数据包到达率抵抗消耗资源的Dos攻击防护等。
基于上述技术,赛思研制了适用于全行业的系列NTP服务器,产品除了能够提供纳秒级精度的NTP输出外,也可选配其他输出时间接口信号(PPS/PPM/PPH/PPD、TTL、TOD、IRIG-B、DCF77等),实现多模态信号输出。
同时,赛思系列NTP服务器产品可搭载铷钟/高稳晶振,在具备高精度授时能力的同时,达到授时高保持、守时高稳定能力,且通过多家机构的检测认证,实现了NTP技术的应用。
目前,赛思系列NTP服务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物联网、电力能源、金融证券、轨道交通、科研院校、生物医疗、云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领域,并成功服务于1000+各领域客户,产品远销海内外10余个国家和地区。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