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地铁屏蔽门间隙存在大危险,容易夹人伤人,专家:建议装固态雷达

2024年05月16日 16:10山东飞天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点击量:157

事故案例

案例一:上海地铁15号线祁安路站事故

  • 时间:2022年1月22日

  • 地点:上海地铁15号线祁安路站

  • 事故经过:一名老年女乘客在下车时被屏蔽门夹住,地铁正常驶离车站,乘客掉入隧道。

  • 后果:该乘客经送医抢救,地铁运行受到影响。

案例二:某动车组列车夹人事件

  • 时间:2021年某月某日

  • 地点:某动车站

  • 事故经过:一名旅客在动车组列车区间临时停车时被夹在车门与站台之间。

  • 后果:幸得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影响了列车正常运行。

问题分析

以上事故均凸显了站台屏蔽门间隙的安全隐患。当乘客或物品不慎被夹入屏蔽门与列车之间时,不仅可能导致人员受伤甚至死亡,还会对地铁或列车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解决方案:屏蔽门固态雷达产品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目前安防市场中出现了站台屏蔽门间隙安全监测设备。其中,屏蔽门固态雷达产品因其优势而成为目前的选择。

实时监测间隙大小:固态雷达能够实时监测屏蔽门与列车之间的间隙大小,一旦检测到有乘客或物品被夹入,便会立即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提高乘客安全性: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固态雷达能够有效防止乘客因间隙过大而跌落轨道的风险,提高乘客的出行安全。

提升运营效率:固态雷达的精确测量使得列车与屏蔽门的对接更加精准,减少了因间隙问题导致的列车延误,提升了运营效率。

降低维护成本: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固态雷达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减少了因故障导致的维修成本和时间。

站台屏蔽门夹人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引入屏蔽门固态雷达产品是一种可行且高效的解决方案。我们共同努力,为乘客创造一个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视频直击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