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雷电防护分区和分级(上篇)

2023年08月22日 15:12中山市澳美高电子有限公司点击量:64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雷电防护区是需要规定和控制雷电电磁环境的区域。雷电防护区的划分是将需要保护的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筑物,从外部到内部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在相应的防区安装浪涌保护器,一级浪涌保护器,电源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等电位防雷器等)

  雷电防护区应划分为:直击雷非防护区,直击雷防护区,防护区,第二防护区,后续防护区,如下图所示:

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属全暴露的不设防区。

直击雷防护区(LPZOB):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很少遭受直接雷击,属充分暴露的直击雷防护区。

  防护区:(LPZ1):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流经各类导体的雷电流比直击雷防护区(LPZOB)减小,电磁场得到了初步的衰减,各类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

第二防护区(LPZ2):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雷电流或电磁场而引入的后续防护区。

后续防护区(LPZn):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电磁脉冲,以保护第三度水平高的设备的后续防护区。

根据上述外部到内部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因此外部防护区是防直击雷,设施用接闪器(简称避雷针);内部防护区是防感应雷,增设多重防雷装置(简称防雷器)如下图。

上图所示内部防护区设置了一至三级的防雷装置

一级防雷保护装置,设在外部防护区(LPZOB)与内部一防护区(LPZO1)之间,作为一级防雷保护,减小从线缆引入的雷电流或电磁场;

二级防雷保护装置,设在内部一防护区(LPZO1)与内部二防护区(LPZO2)之间,作为二级防雷保护,进一步减小引入的雷电流

三级防雷保护装置,设在内部二防护区(LPZO2)与内部三防护区(LPZOn之间),作为三级防雷保护,再进一步减小引入的雷电流。

 

今天澳美高小编就对雷电防护分区讲解到这里,下一篇会带大家了解“雷电防护分级”,不同等级应如何选配防雷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