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基于数据环网保护的通信网络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011年03月03日 10:03北京瑞光极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点击量:1902

  动力系统是电厂产出电能的核心装置,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电力供应的有力保证,电厂中动力系统的日常维护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动力监控室对各种动力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及时排除动力系统中出现的任何异常。这就需要一个可靠的通信网络实现对动力系统的监控,据此,北京瑞光极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具有数据环网保护功能的设备IDMAD18,该设备可以单独组成E1环网,也可以与SDH设备连接经SDH网络后与对端设备组成E1环网,为业务的传输提供有力保证。
  
  1方案特点
  
  在电厂中,动力系统是其核心系统,这就需要监控动力系统的通信网络具有以下特点:
  
  数据业务传输能力强:动力系统的工作状态均以数据的形式上报到监控中心,通信系统必须具备多种数据业务的传输能力;
  
  传输可靠: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到动力装置的各种工作状态,并能够及时上报;
  
  投资节省:监控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原有资源。
  
  2应用案例
  

  上图所示方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各台设备之间依次连接构成E1环网,多种业务在一个E1通道内传输;
  
  环网结构为1+1环网,其中一环为主环用于传输业务,另一环为备环作为备用,当主
  
  环出现异常时业务会自动切换到备环上进行传输;
  
  在中心监控室可以对以下各个动力车间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
  
  图2-2IDMAD18接入SDH环网应用示意图
  
  上图所示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IDMAD18经IDMMSTP155设备接入SDH网络进行业务传输,延伸了业务传输距离,
  
  有效扩大了中心监控室的可控制范围;
  
  网络中除了具有数据环网保护功能外,还具有SDH环网1+1通道保护功能;
  
  增加新的节点时,可以将IDMAD18设备通过E1线连接到IDMMSTP155设备后,再
  
  由IDMMSTP155设备直接接入到原有的SDH网络,工作量比较小。
  
  2.2数据环网保护设备IDMDN4000与IDM401组网应用方
  

  图2-3IDMDN4000与IDMDN401组网应用示意图
  
  上图所示组网方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IDMDN4000设备是中心端设备,IDMDN401设备是用户端设备,设备之间通过E1线首尾连接;
  
  网络传输业务可选,网络中传输的业务可以是数据业务或以太网业务,传输数据业务时各种数据业务共用一个E1通道,传输以太网业务时以太网业务独享一个E1通道;
  
  当网络传输RS485/RS232数据时,IDMDN4000设备所接交换机为普通交换机,与交换机相连的PC机作为网管电脑,可以接收IDMDN401设备上传的业务数据及告警信号,调度中心调度员可以通过网管计算机对IDMDN401设备进行在线管理,实时监控设备的工作状态;
  
  当网络传输以太网业务时,IDMDN4000设备连接的交换机必须可以进行生成树配置。
  
  2.3基于IDMDN800的数据环网保护网络
  
  以太网业务、数据业务及视频业务等多种业务通过E1环网传输,传输带宽为2M;
  
  在调度中心能够实现对下级各点的在线管理,对各种业务的在线传输进行在线监控;
  
  设备具有传输通道自动切换功能,当传输以太网业务的主环发生异常时设备会自动将业务通道切换到备用环路,保证以太网业务的不间断可靠传输;
  
  设备通过生成树方式实现环网保护功能,能够有效避免网络中以太网业务出现广播风暴、同一帧多份拷贝、MAC地址表不稳定等问题。
  
  2.4光传输数据保护环网
  
  与传输数据或以太网业务的传统数据环网保护网络相比,网络可以传输数据、语音、以太网等多种业务,支持E1业务透传,比传统网络更具有优势;
  
  传输业务范围广,各种业务通过光路传输,大大延伸了传输距离;
  
  在数据环网保护方面与SDH设备的光保护倒换有类似之处,其环网保护的效率比传统的数据环网保护高,但是在投资方面比SDH网络要节省;
  
  连接组网与SDH设备组网相类似,设备之间通过光缆首尾连接便可组成光路环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