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公共图书馆开始对缩微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将拍摄页转化成数字影像文件通过计算机终端供读者阅读。数字影像使读者摆脱了传统的胶片阅读器,但由于缺少关于文献内容的检索手段帮助,导致缩微影像资料在利用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图书馆资源服务逐步呈现多种资源类型网络化服务的新形态,缩微文献的利用问题逐步被提上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议事日程。缩微文献影像资料要纳入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服务范围,首先必须解决文献内容检索的关键问题。
一、 缩微文献影像资料检索
数字图书馆服务中,数字化文献资源一般提供基于文献内容的全文检索方式供用户利用,其前提和基础是建立文献全文数据库。缩微文献大多为竖排版、繁体字,原件多数污损变黄,进行OCR识别正确率非常低,需要大量人力进行后期校对甚至手工录入,工作量大,加工周期长。缩微文献原件的特殊性使建设全文数据库的难度增大,可行性降低。
长期实践证明,缩微文献作为图书馆重要的馆藏组成部分,其检索利用需求不容忽视。长期以来,读者利用缩微文献普遍采用借助书目数据找到对应文献,然后逐页翻阅文献影像的查阅方法,这种方式无法很好地满足用户对特定文献内容的快速检索需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缩微文献资源的利用效果,一些珍贵资料内容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掘和利用。
如何解决缩微文献影像资料利用中的检索问题,如何通过可行的成本投入在不进行全文识别的情况下,通过对文献关键内容的揭示提供一定程度上基于文献内容的检索手段,帮助读者方便有效的利用缩微文献影像资源,是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 基于文献内容的分层次检索模式
检索模式决定文献资源利用的实际效果,创建科学、有效的检索模式是解决缩微文献利用的关键问题。缩微文献年代相对久远,用户对文献内容的了解程度有限。通过深入分析读者利用缩微文献的检索行为和检索习惯,我们发现文献的目次(目录)、章节、篇名、篇目著者、照片/图片、广告等内容中蕴含着在文献内容中具有检索意义的大量信息,往往会比较多的被用户列为检索目标。因此,在缩微文献检索模式的研究中,我们尝试对于文献内容中比较容易被用于检索条件的关键信息进行提取,作为一个独立的文献著录层次进行描述,进而在缩微文献利用过程中利用该著录层次为用户检索文献内容提供帮助,这个独立的著录层次我们称为“内容导引”。
在“内容导引”著录结构的帮助下,我们提出基于文献内容的分层次检索模式。基于文献内容的分层次检索模式定义的文献检索行为分为两个层次完成:文献定位和内容单元定位。首先,引导用户通过文献书目元数据检索定位到特定文献,完成*层次检索;其次,通过“内容导引”的帮助检索定位到文献中的目标内容单元,完成第二次检索,引导用户到达特定页面开始文献浏览。
分层次检索模式在不提供基于整部文献内容的全文检索工具的情况下,整理和选取一部分关键内容线索提供给用户,通过分步定位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对文献内容的有效检索需求,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文献检索方法。
在分层次检索模式中,书目元数据负责提供关于整部文献的检索信息如:书名、责任者、版本、出版社等;“内容导引”负责揭示关于文献内容的部分关键内容信息如:章节篇名、篇目责任者、图片/照片、广告等。
不同于所有文本与检索项匹配的全文检索方法,分层次检索模式在缩微文献影像资料检索中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在于,创建了“内容导引”这一新的检索层次,使得以往基于整部文献的书目元数据检索行为又向着文献内容检索的方向推进了一步,因而更加深入、具体、有效。内容导引的提出和实现,是实现分层次著录、分层次检索模式的关键。
分层次检索模式是全文检索模式之外的一种新的检索模式,这种检索方式打破了必须建立全文数据库才能实现对文献内容进行检索的固定模式,提供了对于部分文献内容如:元关键词、篇名、篇目作者等关键信息的模糊检索,能够定位到目标文献页,以比较小的代价满足读者对文献内容的检索利用需求。
SL1000数字缩微胶片扫描仪为
图书馆、档案馆、教育行业、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等用户提供了强大而紧凑的解决方案,为您节省空间,降低操作成本。SL1000具备数字工作流的优势,是传统的笨重且高耗能设备的理想替代品。
SL1000适用于16/35mm缩微卷片、缩微平片、封套片、开窗卡、彩色的正片或负片。在一秒内便可预览并扫描影像,进行影像调整。你可选择直接扫描为图像文件或通过USB直接打印。您可根据文档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输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