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摆脱人工充电 物联网产品RFID自充电技术有了新突破!

2016年04月19日 13:11$artinfo.Reprint点击量:2294

  曾经有一篇文章:《从Nest烟雾报警器看智能硬件的软肋与出路》,文章的zui后指出了智能硬件,又或者是物联网产品目前所存在的zui大障碍:它们新奇有余,耐久不足。往往这些产品摆放在家里面之后,没有人会管它们,这个时候电能供应就成为了zui大的问题。没有人时不时爬高上低地给各种家具换电池。如果是报警装置,没电了也没人意识到,危险发生时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就更加麻烦了!
  

  然而今天无线射频技术有了新突破,物联网产品终于有可能摆脱对人工充电的依赖了!
  
  物联网时代是一个很宏大的愿景,每一款产品都能通过网络进行智能连接。从你的割草机到你的窗帘再到你的办公室写字椅,每一个家具或者电器都能够相互彼此实现通讯。这听起来固然很美好,但是想要驶向这样一个未来,你必须*地改变物联网产品电力的驱动方式。
  
  而如今,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给我们带来了的解决方案:通过射频设别技术(RFID),得到一种摆脱电池依赖的计算机。
  
  大家一般所能见到的无线射频技术(RFID),一般都应用在商场衣服内侧的标签上,电子元器件以及公交站。在过去,它们不可能给任何东西提供动力来源,但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的成果使得它的射频信号能够转化成为电能。
  
  所产生的电能其实是很小的,并不足以支撑运行智能手机,但是足够运行那些对电量要求较低的物联网设备。根据华盛顿大学SensorLab的研究人员AaronParks的介绍:摆脱对传统电池的依赖,可以让设备在不介入任何物理硬件操作的前提下,自己运行上几十年的时间!
  
  这种技术可以让物联网设备正如智能手机一样去运行一些应用程序,使得物联网设备正式迈入到了计算设备的范畴当中。如今,计算化的RFID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计算领域这个大的系统中的一部分内容。
  
  尽管这对于未来的物联网行业来说意义非同凡响,但是它还没有正式进入到功能测试环节。华盛顿大学预计在不远的未来会深入进行测试,保证新的传输协议(名字叫做WISP)能够在现实世界中真正发挥其功能。
  
  对于物联网行业来说,电池一直依赖都是非常大的难题,没有人愿意爬高爬下,比如去金门大桥的桥顶上去摘下一个感应器,又或者在一大片农庄田地里眯着眼去寻找一颗没有电了的传感器。让传感器能够自行供给电力,无需人工维护,这是*解放物联网领域巨大潜力的关键环节。
  
  只是不要期望一夜之间就会实现,摆在物联网设备面前的路,依然很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