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彩色低照度监控摄像机优势分析

2015年12月21日 14:14$artinfo.Reprint点击量:1273

  低照度摄像机:
  
  低照度摄像机是指在较低光照度的条件下仍然可以摄取清晰图像的监控摄像机。
  
  现在市面上低照度摄像机大多宣称其彩色成像的zui低照度可达0.001Lux。实际在这种照度下,监控画面中的物体只能看到一点边缘,色彩信息几乎不存在。所以,低照度摄像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监控环境问题......
  
  在有大量红外光的场景中,没有办法很好做到的白平衡,所以一般的彩色摄像机在Sensor之前都会有红外滤镜以起到过滤红外光的作用。红外摄像机在红外灯开启时,存在大量的红外光,此时肯定不会使用红外滤镜过滤掉红外光,只能使用全透滤镜并切换成黑白图像。
  

  经过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安防监控厂商针对常规场景(白天)监控方面的技术趋于成熟,差距较小,但夜视效果则参差不齐。而夜间低照度环境是监控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此时更能体现出各厂家的真正实力。未来各厂商会投入更多资源研究和提升摄像机低照度效果。另一方面,良好的低照度效果也是采购方重点考量的因素,它对实现24小时监控、保留证据、打击*都会有很大帮助,这也是今后摄像机竞标效果PK的关键环节。
  
  目前一般在用的24小时监控摄像机在夜间主要是以黑白图像模式来显示,但这样摄像机在夜晚会失去彩色信息,人与人、车和车,或者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似度较大,不利于快速辨别目标。低照度摄像机就是要以彩色图像来监控各种各样的场景,帮助快速锁定目标。
  

  何为低照度摄像机
  
  低照度监控摄像机,顾名思义是指能在极低的光照情况下可以实现清晰彩色的辨识影像、实时连续画面的摄像机。低照度摄像机一般分成暗光级、月光级、星光级,它们分别指光照为0.1Lux、0.01Lux和0.001Lux及以下。关于低照度摄像机具体照度要求,CCTV产业在技术规格方面并无统一标准,因此当前也无法定义其zui低照度为何值则可称其为低照度摄像机。而且zui低照度与镜头的光圈大小(F值)、增益(AGC)、红外灯开关状态等条件均有关系,因此比较不同摄像机的zui低照度水平需要在相同的环境下对图像效果进行比较。现在市面的主流摄像机都宣称彩色图像的zui低照度在0.01Lux以下,同时也注明了测试条件:F(1.2)、AGCon。
  
  低照度摄像机的优势
  
  相比普通照度摄像机
  
  很显然低照度摄像机的优势在于它的低照特性,即使在光线不好的情形下,亦可实现清晰的彩色图像。
  
  相比红外摄像机
  
  与红外摄像机相比,低照度摄像机的优势体现在如下方面:
  
  稳定性好
  

  红外摄像机需要增加一个红外灯,红外灯主要有LED红外灯、阵列式LED红外灯和激光红外灯等这几种,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发热量大且寿命短。在红外灯损坏之后,整个摄像机也就无法使用,而且由于发热量大,摄像机内部温度过高,会出现电子器件的“温漂”现象,影响整个摄像机的稳定性。
  
  图像为彩色
  
  在有大量红外光的场景中,没有办法很好做到的白平衡,所以一般的彩色摄像机在Sensor之前都会有红外滤镜以起到过滤红外光的作用。红外摄像机在红外灯开启时,存在大量的红外光,此时肯定不会使用红外滤镜过滤掉红外光,只能使用全透滤镜并切换成黑白图像。
  
  图像亮度均匀
  
  市面上的红外摄像机的红外灯一般只能照射到整个图像场景的中心部分,导致整个图像的中心亮度很高甚至过曝,而四周图像很暗甚至全黑,也就是人称的“手电筒现象”。有些摄像机宣称已解决“手电筒现象”,但也只是根据中心区域的图像亮度降低了红外灯的功率或者降低图像的亮度。真正的图像亮度不均匀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没有红外失焦现象
  
  红外光的波段比可见光的波段长,彩色图像和黑白图像的聚焦点存在细小的差异。导致白天在不启动红外灯的情形下,图像是清晰的;到了晚上启用红外灯,图像便模糊了,细节损失很严重。现在有些摄像机利用自动对焦功能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现有自动对焦功能的固有缺陷,如对特定场景会失焦,因此无法很好地应用。
  
  当下现状
  
  现在市面上低照度摄像机大多宣称其彩色成像的zui低照度可达0.001Lux。实际在这种照度下,监控画面中的物体只能看到一点边缘,色彩信息几乎不存在。所以,低照度摄像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监控环境问题,需要综合不同技术应用到低照度监控中,使摄像机在低照度环境中仍能保持图像色彩还原的真实性、图像画面的清晰度、视频流畅性以及噪声抑制性能,能在低照度环境下为用户提供真实、流畅的视频监控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www.afzhan.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编辑精选

更多

本站精选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名企推荐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