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纪宁实业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研究人员改变小麦的基因使其几乎不产生麸质

时间:2012-12-3阅读:871
分享:

            麸质是谷物特别是小麦中的一组蛋白质,使面团具有坚固的结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麸质是很普通的蛋白质,容易被胃肠道消化。然而少部分人却不能消化麸质蛋白。这些人有麸质蛋白不适应症-zui常见的病症是乳糜泻。乳糜泻(Celiac disease ,celiac sprue)是患者对麸质不耐受引起小肠粘膜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又称麦胶性肠病。研究小组的努力部分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是不要食用麸质食物,但是这是很难避免的。zui近,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试图得到不产生麸质的小麦品种。但是至今仍没有找到一个对乳糜泻患者来说是安全的品种。另一种方法就是尝试开发一种物质,可以添加到饮食中帮助消化麸质蛋白,但是这种方法同样行不通。的研究采用了一种不同的策略:对麦粒进行遗传改良,使其不产生麸质。
   

            DEMETER是一种生物酶,能激活一系列与麸质蛋白产生有关的基因。研究人员以DEMETER为靶标开展相关实验。他们利用几种基因工程手段来抑制该酶(85.6%)的活性,zui终导致76.4%的麦粒的麸质产量有所下降。
  

              研究人员承认,要实现无麸质小麦的培育仍需要很多工作,但是他们的研究结果给了他们信心,让他们有继续下去的动力。他们还指出,用改良过的麦粒所制作出来的面粉更适合用来做面包。研究人员还进一步补充说,虽然他们正努力去除麦粒里的麸质,但是他们还开展了其它的研究,研究用这种小麦做成的食品是否适合乳糜泻患者食用,相关的试验已经在老鼠和麸质敏感的猴子中进行。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