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 联系人:
- 黄经理
- 电话:
- 86-0519-86922571
- 手机:
- 15961427590
- 传真:
- 86-0519-86922562
- 地址:
- 江苏省常州市常武中路21号新城大厦321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
PLTC电缆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工业控制电缆,其名称源于北美电气标准(NEC,美国国家电气法规),全称为PowerLimitedTrayCable(功率限制托盘电缆)。结构与材料:导体:多股细铜丝,提升柔韧性,适合托盘布线。绝缘层:常用PVC(聚氯乙烯)或XLPE(交联聚乙烯)。屏蔽层:部分型号含铝箔或编织铜屏蔽,抗电磁干扰(EMI)。护套:PVC或CMP(阻燃)材质,适应不同环境(如耐油,耐腐蚀)。应用场景:工业控制:连接PLC、传感器、变频器等设备。仪表系统:传输温度、压力等传感器信号。火灾报警
-
低烟无卤聚烯仪表电缆是以聚烯烃(如交联聚乙烯、低烟无卤聚烯烃)为绝缘或护套材料的环保型电缆,专为仪表信号传输、控制系统设计。显著特点低烟低毒:其特殊的材料配方能够在火灾等事故中显著降低烟雾和有毒气体的释放,保护生命安全。耐高温:该电缆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适合各种工业应用场景。优良的机械性能:具备良好的柔韧性和耐磨性,可以适应复杂的工业环境。优越的电气性能: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适合与各种仪表设备连接。适用领域由于其性能,低烟无卤聚烯仪表电缆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石油和化工行业:在这些对安
-
高速柔性双护套PUR(Polyurethane,聚氨酯)电缆因其特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以下是其主要应用领域:机械工程与自动化:PUR电缆在机械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适合用于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传送带、提升设备、机床等机械设备,以及物流传输系统、生产线等控制系统中的电气连接。其耐磨、抗压、抗拉和抗弯曲特性,以及优异的柔韧性,使其非常适合在高度动态和恶劣条件下使用。交通运输:在交通运输领域,PUR电缆常用于车辆内部电气系统、车辆信号和控制系统等。由于PUR电缆具有耐油、耐溶剂和耐酸
-
澳标电缆和国标电缆的主要区别在于标准要求、适用范围、电压等级和结构细节等方面。标准要求:国标电缆是根据中国的国家标准(GB)生产的,而澳标电缆则是根据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标准(AS/NZS)生产的。适用范围:国标电缆适用于中国的民用、商用和工业用电系统,而澳标电缆则适用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相应系统。电压等级:国标电缆的额定电压一般为450/750V,而澳标电缆的额定电压可能有所不同。结构细节:在电缆的结构上,如屏蔽、绝缘线芯标识方式、接地芯线等方面,国标和澳标有着不同的要求和规定。综上所述,在选择
-
在挑选具有国标CCC认证的RVVP屏蔽软电线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建议,以确保所选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实际应用需求:一、确认CCC认证首先,确保所选RVVP屏蔽软电线具有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CCEE)颁发的CCC认证。CCC认证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简称,它表明产品已经通过了国家安全认证和电磁兼容认证,符合中国相关标准和规定。在选购时,可以检查产品的合格证或包装上是否有CCC认证标志。二、检查产品包装和标识包装:正规厂家生产的RVVP屏蔽软电线通常会有精美的包装,并且印刷清晰。包装上应包含产品
-
在挑选额定电压为0.6/1kV的行车扁平动力电缆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所选电缆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挑选建议:一、了解电缆的基本特性额定电压:确认电缆的额定电压为0.6/1kV,这是电缆能够安全、稳定工作的电压范围。结构特点:行车扁平动力电缆通常具有耐寒、柔软、耐磨、防油等特性,且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具有抗拉、耐热、防腐等特殊要求的行车、台车、传输机械等移动设备和电器用动力传输线及控制、照明、通讯线路。二、考虑电缆的使用环境温度范围:根据使用环境的温度
-
超高速柔性双绞屏蔽拖链电缆的技术要求涵盖了多个方面,以确保其能满足在高动态和复杂环境下的稳定、高效运行。以下是对这类电缆技术要求的详细归纳:一、导体与芯线结构导体材料:导体通常采用多股超精细无氧裸铜丝,如0.08mm的无氧裸铜丝,以提高导电性能和柔韧性。芯线结构:芯线应优化结构,对绞及分层式绞合间隙有填充,以提高电缆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二、屏蔽结构屏蔽材料:采用高电导率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密度应大于或等于80%,以确保良好的屏蔽效果。屏蔽效果:屏蔽层能有效屏蔽各种干扰,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三、绝
-
低烟无卤仪表电缆是一种具有*特环保与安全特性的电缆,其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环保无害性无卤素:低烟无卤电缆不含卤素(F、Cl、Br、I、At)等有害环境物质。无重金属:不含铅、镉、铬、汞等重金属元素,符合环保要求。无害残留:燃烧时不产生有毒气体,残留物对土壤环境无害。二、安全性低烟密度: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较少,透光率高,有利于人员快速找到逃生路线,提高逃生成功率。参照标准为JB/T10491-2004,其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较小,透光率大于60%。阻燃性能:符合IEC60332-1-2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