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城市在线】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眼下,在威海鸿树林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樱桃大棚内,红彤彤的大樱桃已挂满枝头。依托“水肥一体化中控系统”、温湿度自动化调控系统等智慧设施的精细化管理,大棚大樱桃成熟时间从现在可一直持续到7月份,大幅延长了收获时间。
通过一部手机下载一个APP,可以给21个大棚进行浇水、灌溉、施肥、打药,而且能每天观察大棚里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大大节省了人工费用,增加了效益。
近年来,威海临港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动生产管理智能化、种苗繁育专业化。
在樱聚瓦苗木公司的种苗繁育基地里,新培育的苹果苗长势喜人。目前实验室大概培育了13个品种,这种优质的苹果苗具有早花早果性,第二年的亩产量就能够达到2000斤。基地还能根据不同地域的需求,培育出抗寒、抗旱、抗盐碱等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苹果苗,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
目前,威海临港区共建有农业设施644个,设施总面积2590亩,云管理、物联网、质量追溯等数字技术更多地覆盖田间地头。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按照“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市场”的思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智慧化、现代化水平,示范带动威海临港区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