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企业关注

新发产品更多
北斗+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原理与应用
2024年03月26日 09:00:22来源:湖南交通运输厅点击量:34978
导读3月12日,2024年湖南省公路养护工作会在长沙召开,本文为工作会上相关单位所做技术介绍摘要。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3月12日,2024年湖南省公路养护工作会在长沙召开,本文为工作会上相关单位所做技术介绍摘要。
 
  一、 技术原理
 
  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及在交通领域的进行安全监测应用,诞生了新一代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本技术主要包括北斗导航定位、InSAR卫星遥感、卫星天基通信、无线智能感知和AI大数据处理等技术,是点面结合、天地一体、全方位感知的智能监测体系,赋予交通基础设施强大的安全监管能力。
 
  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可定点对交通基础设施周边的地灾点、边坡,以及桥梁、隧道、铁路等进行全天候、全自动的形变位移监测,精度可达毫米级(水平优于2.5mm+1ppm, 竖向优于5mm+1ppm)。本技术采用新一代低功耗、低成本、易安装、易维护无线智能传感设备,获取更精准、更全面交通基础设施状态信息。通过卫星物联网星座,补充无人区地面网络“盲区”,实现监测数据天基传送,为交通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后通信中断后抢险救援提供应急通信保障。
 
  本技术具有基于力学模型+AI数据驱动的“双核”引擎,对北斗卫星和地面无线智能感知获取的空天地多维数据进行专业分析和处理。监测系统将结构状态和预警信息实时反馈和推送到交通基础设施管理、应急管理等部门。解决了交通基础设施灾害风险科学评估、精准预测、应急决策的难题,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二、技术创新点
 
  1、结合卫星北斗、遥感和地面物联监测设备的应用,构建了空天地感知网络,形成了周期性与实时性相结合、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与路线点面结合的监测体系。
 
  2、研发高集成、低功耗、一体化的北斗监测装备和无线智能传感监测装备,提高了复杂环境下交通基础设施监测设备的生存能力和服役性能,降低了监测系统的建设成本和安全维护的难度。
 
  3、研发集群大数据融合和AI智能评估分析的智慧管养平台,构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监控—预警评估—应急处置—管养决策”的高效服务链条,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监管养一体化管控的在线可感、可视、可控、可服务。
 
  三、应用案例
 
  目前已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风力发电、石油管网、矿业、交通、市政、地质灾害、应急等行业或领域的1149个结构物上成功应用,布设监测点13017个,完成了1795次安全预警,取得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湖南省城市桥梁隧道智慧监管平台项目
 
  湖南省城市桥梁隧道智慧监管平台已纳入湖南省智慧住建体系。平台自上线试运行以来,系统总体运行情况良好,系统稳定流畅,未发生安全事故和其他系统故障,有效地提升了各级桥隧管养部门的工作效率。平台目前管理湖南省城市桥梁1664座,城市隧道2座,主要管理内容包括桥隧设施的基础数据、电子档案等;湖南省各市州应用本平台开展巡检养护工作6000多次,系统自动生成各类巡检、养护维修文档6000多份,各检测单位应用本平台开展城市桥梁隧道定期检测工作多次。
 
  洞庭湖大桥智慧监管平台
 
  经过20年的通车运营,洞庭湖大桥各构件的状况及内力存在自然衰减变化,相应桥梁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也存在变量,为及时发现问题,将桥梁的不安定因素控制在初期阶段,更好的掌控大桥的安全使用状况,避免出现不可控事件的发生,并能提升大桥管理和养护水平,建立了洞庭湖大桥智慧监管平台。
 
  渝黔高速扩能重大风险边坡群监测项目
 
  针对该施工期边坡的监测需求,共设计布设4个地表位移监测站及1套基准站,在监测服务期间,平台多次发出预警,业主组织专家现场查看并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提前协调迁移了边坡上方的高压铁搭,且施工单位及时转移了施工设备和人员,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挽回经济损失约1000万元,项目业主对我们北斗安全监测技术及专业服务水平给予了高度认可。
 
  云南省串丝至佛耳岩段鲁家岗隧道及隧道进口段不稳定斜坡体
 
  串丝至佛耳岩段鲁家岗隧道位于双河村北侧,县道(XC42)绥江方向左侧。鲁家岗隧道为单向双洞公路隧道单拱短隧道,隧道截面尺寸采用半圆拱型,洞跨10.25m,洞高5.00m。
 
  自2017年隧道施工以来,隧道及周边陆续出现变形迹象,施工期间已进行处理,隧道通车后于2020年11月再次发生开裂。
 
  主要监测参数为隧道结构收敛、边墙沉降、洞内二衬裂缝变化;不稳定斜坡体地表位移、深部位移、降雨量。
关键词 智慧城市北斗安全监测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北斗+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原理与应用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