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智慧城市

新发产品更多
如何设计让城市蓬勃发展的智慧城市?
2022年09月07日 09:04:27来源:千家网点击量:32613
导读随着城市化增加了城市人口的多样性并增加了新的复杂性,需要负责任地设计智慧城市,以避免嵌入现有的不平等和扩大鸿沟。
  【智慧城市网 智慧城市】如今,技术正在迅速改变我们城市的运作方式以及我们在其中生活的方式,越来越复杂的机器和算法增加了曾经只有在科幻小说中才能实现的智能应用。
 
  但智慧城市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它们旨在为我们在社会中的一些最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从公共卫生、安全和福祉到可持续性、生物多样性和社会公平。从根本上说,它们是关于提高所有公民和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
 
  预计到2050年,全球近7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地区并且寿命更长,因此慧能城市的设计必须具有包容性、可及性和弹性,以应对我们星球面临的无数挑战。
 
  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要使人类、城市和社会繁荣发展,还需要考虑建筑环境、自然世界和城市居民多样性的全系统方法。
 
  面对潜在动荡的未来,城市规划者越来越多地倡导一种更可持续的方法。
 
  “这意味着住房、就业和服务的规划可以满足净零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同时提供优质的场所和绿色空间、社区基础设施和人们居住的就业机会,”英国爱丁堡市议会场所营造负责人黛西·纳拉亚南表示。
 
  这是20分钟街区和 15 分钟城市路线的基石,它们正成为世界各地政府、组织和社区的重点关注领域。这个概念是每个人都可以在离家很短的步行骑自行车的时间内满足他们的大部分日常需求。
 
  “我们需要这种雄心壮志,以实现从长途旅行到积极旅行的重大转变,并在 2030 年实现我们的净零碳目标,”纳拉亚南说。“但它也是通过改善获得优质服务和赋予当地社区权力来创造更多社交、包容和可访问的地方。”
 
  智慧城市能否解决生活成本危机?
 
  在全球生活成本危机和可能的后 Covid 衰退中,城市的可负担性已成为其宜居性的重中之重。最新的全球智慧城市指数将获得经济适用房列为全球城市最紧迫的问题,公民将其排在失业率、公共交通和污染之上。
 
  Active Building Centre 越来越多地与社会住房供应商合作,帮助他们设计创建“能源积极”社区的建筑。其首席执行官丹·库克认为,广泛的住房类型是“让城市发挥作用所需的所有关键人员的基础”。
 
  通过不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智能整合,“有生命的建筑”可以产生和储存可再生电力以满足自身需求,并将剩余电力重新分配给其他建筑并返回电网。它们降低能源消耗和燃料费用的能力,同时支持人们更好地控制他们的能源供应,是降低生活成本压力和提高长期负担能力的切实解决方案。
 
  其中许多技术已经存在。库克说,地方政府和建筑部门有责任使其成为主流,并确保供应链到位以扩大规模。
 
  随着城市化增加了城市人口的多样性并增加了新的复杂性,需要负责任地设计智慧城市,以避免嵌入现有的不平等和扩大鸿沟。
 
  Jo Morrison 博士是数字机构 Calvium 的研究和创新总监。她认为,真正可访问和包容的智慧城市是“在整个系统中采用深思熟虑、合乎道德和交叉的方法”的城市。
 
  “我们不能仅仅通过推出技术来创建可访问的智慧城市。我们必须掌握整个城市——例如,它现有的歧视结构,”她说,并强调在“负责任的数据输入”上建立智能系统的重要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公民造成伤害的风险。
 
  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城市地区
 
  虽然必须考虑种族、年龄和性别等关键因素,但设计过程还必须设法让残疾人、移民和遭受贫困和社会排斥的人等难以接触到的人群参与并赋予他们权力。
 
  公民大会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民主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确保决策过程中的广泛观点。当柏林最近启动其首届气候变化公民大会的遴选程序时,它使用一种算法根据年龄、性别、教育和移民经验等标准随机选择 100 名公民,以确保委员会尽可能地反映该市的人口可能的。
 
  Narayanan 表示,与社区合作通过强有力的参与过程帮助制定提案对于改善所有公民的生活“绝对关键”,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让社区体验增强区域的样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立这些更牢固的关系以支持当地经济并在需要他们的地方瞄准资源应该赋予社区权力,帮助他们创建自己的解决方案来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并促进社区财富建设,”Narayanan 说。
 
  “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长期的、自我维持的遗产,以确保正确的原则继续成为后代地方发展的核心。”
 
  归根结底,智慧城市要想释放潜力,为人们创造更包容、更公平和更愉快的居住环境,就必须建立在将公民需求置于一切之上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 智慧城市设计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如何设计让城市蓬勃发展的智慧城市?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