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网资讯中心市场分析

新发产品更多
核心产业规模超四千亿!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双生共赢
2022年08月19日 08:51:00来源:智能制造网点击量:34274
导读人工智能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落地场景越来越丰富。据测算,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涉及制造、交通、医疗等多个领域。
  【智慧城市网 市场分析】人工智能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落地场景越来越丰富。据测算,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涉及制造、交通、医疗等多个领域。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三位一体”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相较于2019年有了明显增长。在增长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企业和品牌,涉及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等诸多新兴领域,初步形成了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创新产品应用、新兴产业“三位一体”的格局。
 
  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随着智能芯片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的产品的创新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基础设施的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的5G基站数量已经达到185.4万台,培育大型互联网平台150家,连接工业设备的数量也超过了7800万台。此外,全国也建成了多个算力中心、数据中心。这些都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结合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既能为人工智能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又能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效益,具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意义。
 
  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看来,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落地、加快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需要运用好区域优势,因地制宜。“例如北京拥有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核心产业发展优势,天津和河北应用场景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可以在京津冀地区加速形成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部门和融合产业部门的良性循环,加快应用场景开放,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要持续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突破创新核心技术,加强人工智能相关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研究,积极探索新领域、新技术、新算法,加强人工智能新技术的研究;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示范工作,形成技术和产业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打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障碍;开展更深程度、更广范围的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与各国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的治理和监管模式。
关键词 人工智能实体经济共赢
相关阅读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正在阅读:核心产业规模超四千亿!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双生共赢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慧城市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慧城市网

抖音号:af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i

视频号

AF智慧城市网

视频号ID:sphF7DOyrojJnp8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小红书

智慧城市

小红书ID:2537047074

打开小红书 扫一扫关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