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行业标准】近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组织召开了国家标准《智慧城市 城市运行指标体系 智能基础设施》审查会,参会专家一致同意该标准通过审查。
该标准于2021年12月正式立项,项目计划号为20214492-T-469。该标准由全国信标委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组织相关产学研用单位共同研制,主办单位为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标准内容解读
该标准在《智慧城市 城市运行指标体系 总体框架》指导下,针对城市智能基础设施开展运行指标体系研究,描述了城市智能基础设施运行指标分类和说明、指标项说明以及指标体系的维护应用。城市智能基础设施运行指标体系共包含5个一级指标分类、12个二级指标分类。
城市智能基础设施运行指标体系是推进新型智能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和服务的基础,是实现城市智能基础设施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的重要支撑。将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运行的要素以指标的形式展现,可支撑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态势感知、运行监测、预警分析、决策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应用。
指标体系结合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改造、管理与服务项目实践经验,解决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指标不明确、不统一的问题,同时为解决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效率不高、治理不够精细、服务水平低下、态势预测预警与决策支持数据缺乏等问题提供支撑。将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运行的要素以指标的形式展现,有助于引导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状况的全方位感知,支撑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态势感知、运行监测、预警分析、决策支持等方面数据应用服务,为推动我国智能基础设施动态感知和预警处置管理等提供指导。
标准验证应用
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物联网与智慧城市”专项项目《新型智慧城市技术标准体系与标准服务平台》(项目编号2018YFB2101400),本标准于2019年起历时3年,在计划正式下达前,已结合实践开展了大量调研及标准研究工作。在地方有关部门、机构的支持下,项目组国家标准研制的同时,同步开展了一系列标准验证、标准应用工作。重点面向合肥市城市生命线桥梁安全监测系统、智慧燃气一张图等地方项目开展了城市智能基础设施运行指标调研、标准内容验证与分析工作,及时对标准内容进行完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