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览网 品牌专栏】近日,国家标准委会同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1年明确人工智能标准化顶层设计,到2023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标准体系。致力于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企业旷视科技,也基于长期以来的行业实践经验,为AI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支持。
我国拥有广泛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产业发展迅速。但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应用深入,产业技术研发标准不一、法律与伦理、原创算法存在短板等深层次的问题逐渐凸显,需要企业等有序参与标准制定,加强人工智能标准化顶层设计,以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旷视科技深耕行业多年,亦有能力与责任助力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
其中,在人工智能基础层方面,旷视科技拥有自主研发的AI生产力平台Brain++,具备规模化算法开发能力,并在2020年3月开源了Brain++的深度学习框架天元(MegEngine),将AI生产力共享给更多开发者与企业,在AI算法、开源开放方面具有强劲实力。在当选全国信标委人工智能分委会模型与算法研究组副组长后,旷视科技也基于自身实践,围绕模型算法及与开发框架的协同等方面的行业共性难题,推动相关标准方案研究和编制。
与此同时,旷视科技也关注着人工智能行业新应用的标准化。旷视科技联合工作组成员,紧密结合智能测温领域产业发展需求,有效推进全国智能测温标准——中关村标准《非接触式智能体温筛查系统技术规范》,从而引导AI测温技术健康快速发展。
此外,旷视科技还当选了国家智慧园区标准工作组副组长,通过标准方案来引导实现智慧园区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成为国家标准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试点单位之一,并积极参加和推进《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保护要求》《人脸识别数据安全要求》等国家标准的编制,明确细化人工智能行业行为的基准与边界;入选《人工智能从业人员能力要求》等五项人才培养行业标准起草组,引导、规范、推动人才的培养与评价。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生产生活的不断融合,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行业亟需制定标准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基坚实基础。未来,旷视科技也将继续坚持长期主义,将丰富的实践经验融入人工智能相关标准规范制定当中,携手行业共同推进人工智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